第十五代日产轩逸渲染图曝光,贯穿灯+龙鳞尾灯,e-POWER混动加持

渲染图一曝光,车友圈沸腾了!日产轩逸那个家喻户晓的“老实人”形象彻底颠覆,贯穿式LED灯带像刀锋划过前脸,尾灯内嵌“龙鳞”纹理,还有更重磅的e-POWER混动系统确认上车。

当渲染图和海外实车谍照高度吻合时,一个问题浮出水面:如果第十五代轩逸真长这样,国产后你还认得出它吗?

第十五代日产轩逸渲染图曝光,贯穿灯+龙鳞尾灯,e-POWER混动加持-有驾

轩逸的蜕变已不只是改款,而是一次从温顺家轿到运动先锋的彻底转型。 前脸的设计最具冲击力:贯穿式LED日行灯搭配两侧三道独立光源,仿佛猛兽的利爪;超大尺寸的熏黑蜂窝格栅向下延伸,与灯带形成“X”型进攻姿态,告别现款的圆润线条。

车尾贯穿式LED灯带已是标配,两侧尾灯内部的“龙鳞”纹理成了焦点,有人夸它国风美学拉满,有人却吐槽过于浮夸。

隐藏式单边排气试图保持低调,可整体造型的激进感藏不住。 对比现款轩逸的保守设计,新车仿佛从“经济适用男”变身“街头潮男”。

侧面则暴露了换代的秘密。 白车身轮廓与现款差异不大,新轮辋设计直接照搬日产探陆的切割式造型。

官方宣称这种设计能降低风阻,进而优化油耗。 不过,轮辋真能扛起省油大旗? 实测数据尚未公布,已有用户质疑:“颜值加分我认,但省油还得看动力系统! ”

内饰的升级瞄准了年轻人的痛点。 双12.3英寸大连屏从海外版楼兰“移植”而来,搭配双辐式方向盘,科技感扑面而来。

争议随之而来:大连屏设计被批“缺乏新意”,毕竟从国产新势力到合资竞品,类似设计早已泛滥。

座椅可能是大亮点,传闻将搭载AI调节技术,通过49个传感器和19个气囊实时适配乘坐姿态,日产“大沙发”要进化成“智能沙发”。

第十五代日产轩逸渲染图曝光,贯穿灯+龙鳞尾灯,e-POWER混动加持-有驾

动力系统的博弈最耐人寻味。 国产版确定保留现款1.6L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99kW),匹配CVT变速箱,油耗稳定在5.87L/100km左右。

真正的王牌是新增的e-POWER混动系统:1.2L三缸发动机仅用于发电,驱动完全交给电机(最大功率100kW,峰值扭矩300N·m)。

这一组合让轩逸在保留燃油版的同时,油耗压至4.1L/100km,电机扭矩甚至比燃油版翻倍。

然而,三缸发动机的阴影仍未消散。 海外版Sentra搭载2.0L四缸机(150马力),国内沿用1.6L本就引发“减配”质疑;有人爆料称,国产版可能效仿奇骏搭载1.5T三缸发动机。 网友直接开怼:“轩逸也要加入‘三缸劝退俱乐部’? ”

e-POWER的技术优势能否抵消三缸偏见? 这套系统采用增程式设计,发动机全程不驱动车轮,驾驶体验接近纯电车。

第二代技术将逆变器与电机集成,体积缩小40%,碳化硅材料提升能效。用户关心的仍是实际表现:电机驱动的平顺性和静谧性虽好,高速巡航时动力是否疲软? 馈电状态下三缸机的噪音控制如何? 一切有待实车验证。

第十五代日产轩逸渲染图曝光,贯穿灯+龙鳞尾灯,e-POWER混动加持-有驾

价格将是终极考题。 现款轩逸主销区间9-14万元,终端优惠后门槛低至9万。 若e-POWER版本定价逼近15万,对手就是比亚迪秦PLUS DM-i,后者可油可电,还免购置税。

轩逸的混动优势能否扛住性价比之战? 评论区已有预言:“贵过秦PLUS? 日产怕是要凉! ”

轩逸的转型折射出合资品牌的集体焦虑。 当它开始借鉴国产车的贯穿灯、龙鳞尾灯时,市场话语权转移已成事实。

大的挑战在于定位撕裂:激进设计瞄准年轻人,1.6L燃油版仍依赖保守派用户。 若两类人群都不买账,轩逸的“国民神车”光环恐难延续。

2025年底,第十五代轩逸将全球首发,国产化预计2026年落地。 这场关乎“颠覆与生存”的豪赌,结局很快揭晓。#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