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日产卖楼求生记 总部易主背后的转型阵痛
那栋矗立在横滨车站旁的玻璃幕墙大楼,见证了日产十六年的风雨。如今,它以970亿日元的价格易主。买家很特别——中企敏实集团与美国KKR组成的财团。
日产选择租回继续使用。这像极了当下的处境:看似一切如常,实则早已天翻地覆。
两千亿日元的亏损背后,是日产的深层困境。全球销量下滑7.3%,中国区更是重灾区。美国关税削去了近1500亿日元利润。卖楼回血,不过是杯水车薪。
新任CEO埃斯皮诺萨的重组计划很残酷。关闭7家工厂,裁员2万人。壮士断腕,只为求生。
问题在于,日产错过了什么?
电动化转型的窗口期正在关闭。当特斯拉和比亚迪高歌猛进时,日产还在燃油车的世界里徘徊。中国市场的变化更是惊人——本土品牌已经掌握了定义产品的能力。
敏实集团这次出手意味深长。这家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如今能买下日本汽车巨头总部。权力格局正在重构。
日产的选择很现实。与其守着固定资产,不如变现投入转型。“售后回租” 成了财务技巧,却也暴露了困境。
但卖楼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真正的挑战是如何重新赢得市场。日产刚刚成立了在华首家合资整车进出口公司,这或许是个信号。
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变了。不再是规模制胜,而是技术、速度和用户洞察的比拼。传统巨头们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曾经的资产,如今可能成为负担。
日产的困境不是个例。它折射出整个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阵痛。卖楼只是开始,真正的变革还在后面。
能活下去的,不是那些守着大楼的企业,而是能拥抱变化的企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