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儿挺有意思,也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
你要是平时上网,肯定能看到各种关于特斯拉的新闻,有夸的,但骂的、质疑的好像更多,什么“刹车失灵”的争论,还有老板马斯克天天在网上说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感觉这个牌子随时都可能要出问题。
可是,怪事就这么发生了。
前不久,国内权威的乘联会发布了8月份的汽车销量数据,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特斯拉在中国卖得特别好,零售销量达到了五万八千多辆,不光是在新能源车里排第一,就连把所有的燃油车都算上,它也是总冠军。
这就奇怪了,一边是在网上被大家伙儿讨论得沸沸扬扬,感觉口碑不怎么样;另一边却是实打实的销量冠军。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同一个特斯拉,在国外市场却是另一番光景,销量一直在往下掉。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难道咱们中国老百姓买车,跟外国人的想法真的差那么多吗?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先看看国外的情况,特斯拉在那边可以说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这可不是瞎说,都有数据摆在那儿。
就拿欧洲市场来说吧,那里的人们接受电动车算是比较早的,之前特斯拉也一直很受欢迎。
但是,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已经连续好几个月在下滑了。
具体来看,今年7月份,它在欧洲的销量跟去年同期相比,一下子就少了四成,只卖了八千多辆。
到了8月份,这股下跌的势头不但没停,反而更厉害了。
比如在法国,8月份新上牌的特斯拉数量,比去年同期少了将近一半;在瑞典更夸张,降幅超过了百分之八十;在丹麦也少了四成多。
这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市场波动来解释了,更像是那里的消费者开始对特斯拉“不感冒”了。
再把目光转到特斯拉自己的老家美国,情况也不乐观。
今年上半年,它在美国的销量也比去年同期少了百分之十一。
所以你看,特斯拉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问题,不是某个地方水土不服,而是普遍性的。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挺复杂的。
首先,就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大家的选择变多了。
你想啊,几年前提到电动车,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特斯拉。
但现在不一样了,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得特别快,各种新品牌、新车型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不管是老牌的汽车巨头还是新兴的造车势力,都在拼命推出自己的电动车。
这些新车不仅设计更新潮,内饰更豪华,各种智能化的功能也玩出了花样。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主力车型还是那两款——Model 3和Model Y,虽然很经典,但这几年外观内饰基本没啥大变化。
这就好比你用一款手机用了好几年,虽然系统流畅、性能也还够用,但看着别人手里各种新款式、新功能,心里难免会觉得自己的有点过时了,这就是所谓的“审美疲劳”。
当别的车企都在车里装大屏幕、配冰箱、用高级音响的时候,特斯拉那种极简风格的内饰,在一些追求新鲜感和舒适度的消费者眼里,就显得有些“简陋”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跟它的老板马斯克有关系。
马斯克这个人,以前是很多人心中的科技偶像,觉得他敢想敢干,特别酷。
但最近这两年,他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一些政治话题里,发表了很多有争议的言论。
在欧美国家,很多人对这些事情特别敏感,他们买一个产品,不光是看东西好不好,有时候也看这个公司的价值观是不是和自己一致。
当他们觉得马斯克的言行让他们反感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会选择不买特斯拉的车,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这种因为老板的个人行为而影响到产品销量的情况,在国外市场其实挺常见的。
好了,说完了国外市场的“冷”,咱们再回头看看国内市场的“热”。
为什么同一个特斯拉,在国内就能这么受欢迎呢?
这事儿得从咱们中国老百姓买车的实际需求说起。
最核心的一点,还是特斯拉的产品本身确实有它的过硬之处。
虽然我们刚才说它更新慢,但这不代表它的核心技术不行。
恰恰相反,在电动车最关键的“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大块,特斯拉的技术依然是行业里的顶尖水平,非常成熟和稳定。
这一点对于务实的中国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大家买车,都希望车子耐用、少出毛病。
另外,安全性也是大家特别关心的一点。
特斯拉的Model Y在各种碰撞测试里都拿到了非常好的成绩,这对于很多把车当成家庭第一辆车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意味着关键时刻能保命。
还有就是它的智能化体验,特别是那个可以不断在线升级(OTA)的系统,能让车子像手机一样,隔三差五就多一些新功能,感觉车子永远不会过时,这种科技感也特别吸引追求新潮的年轻人。
总的来说,中国消费者买车非常看重“里子”,你外观可以简单点,但核心技术、安全性能这些硬指标必须扎实,特斯拉正好在这些方面做得不错。
其次,特斯拉在中国解决了一个电动车主最大的“心病”——充电问题。
很多人想买电动车,但又怕出门在外找不到地方充电,或者充电要等很久,这就是“续航焦虑”。
特斯拉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从一开始就在中国大力建设自己的超级充电站网络。
到现在,全国已经有了超过五万根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覆盖了绝大多数城市和高速公路。
那个“充电5分钟,续航120公里”的广告语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反映了它的充电速度很快,大大缓解了用户的焦虑。
当你开着特斯拉长途旅行,在服务区能轻松找到一排专属的充电桩,不用排队,插上就能快速充电,那种踏实的感觉,是很多其他品牌给不了的。
可以说,特斯拉在中国卖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整套方便快捷的用车服务。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上海的超级工厂。
这个工厂的建立,对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在中国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这让特斯拉有底气在国内市场频繁调整价格。
每一次降价,都能吸引一大批原本在观望的消费者下单,性价比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用更少的钱,买到一个国际知名品牌的先进电动车,这对谁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诱惑。
其次,本地化生产也保证了车辆的供应和交付速度,大家不用再等上大半年才能提到车。
这种“国际品牌、中国制造、亲民价格”的组合,威力是非常大的。
它既有品牌的面子,又有实惠的里子,正好切中了中国市场的消费心理。
最近,特斯拉还专门针对中国家庭的需求,推出了六座版的Model YL,据说刚一开售,9月份的订单就被抢光了,这也说明它一直在研究和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喜好。
所以说,不管网上怎么争论,最终的销量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它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在现阶段,对于大多数追求技术、安全和便捷体验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特斯拉依然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