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也破釜沉舟了吧。就拿N8L的上市预售来说,低配31.98万,旗舰34.98万这个价,怎么说呢,先不说它到底值不值这个价位,但对于那些花38.98万想买N9的用户,确实是有点背刺的意味。因为配置差别不大,反而价格差得挺明显。
其实这套路我倒是见得多了,腾势一贯的做法就是高开低走。新款一出来,价格就莫名其妙地掉,让人感觉一开始抱着期待,最后被现实打脸。这次从预售到上市,估计价格会掉个两三万,30万左右的低配,真的很有市场空间。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腾势它的品牌调性一直很奇怪。它不差配置,但偏偏卖不好车。N9就这么个颜值,别人不说,自己也知道,确实难看。品牌价值就这么被拖累。每次出了新车,基本都是高开低走,没有体现出品牌的成长。其实理解一点,这跟它的市场定位有关。腾势一直是打商务和家庭兼用的牌,但那丑点就挺伤人。
(这段先按下不表)你说,为什么腾势的车会让消费者觉得用料不够用心?我猜可能是因为它们在空间和舒适性方面没有做得特别下本。空间?就算宽了点,也是靠把座椅做薄省出来的。比起其他SUV,腾势N9就显得紧巴巴的,厚度多了个15%,一看就知道,空间和乘坐舒适性就受影响。
对了,刚才我翻了下相册,发现N9的座椅看上去材质挺差,坐久了会觉得憋屈。而且,搭载的电池包也不大,续航估算在300公里左右(这不一定吧,但体感差不少)。这就让我想,腾势的提升空间在哪儿?别的品牌都在推17英寸轮毂、全景天窗,腾势就靠哑巴吃黄连一样,表现得比较平淡。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腾势明明在研发上花了很多钱,却效果还是那么平庸?说白了,腾势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它的所有车都在高开低走的节奏上:价格越来越低,但品牌价值却没有升级。
像领克900,月销能到7000辆,腾势品牌如果好点,能有这个销量也未必奇怪。你市场上对中高端电动车的需求其实挺大的,只是看谁能坚持品质二字。
腾势最可怕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一味打价格战,只会让品牌越输越远。比如说,N9的颜值尴尬加上空间不够,基本就被标签化成商务、家用次品。反倒像领克、比亚迪这些,以设计感强、配置实在的车,能吸引到年轻人。
你们觉得,腾势为什么不试试拿性价比来吸引用户?毕竟,假如29.98万开盘,真的拼到天,是不是挺有吸引力?我估计腾势此举可能会带来销量反弹——至少低配版本变得有竞争力了。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自己感觉腾势的策略或许要调整,把品牌高端时的思路放到一边,转为价格亲民,或者多做点差异化。比如说,商务车和家用车的定位其实差蛮多的。腾势的车主要是偏商务,外观上就像工业品,没有那种美学加分。
这让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车企能靠设计打天下?是不是因为,消费者其实在意看得顺眼。你们身边有同事买车,是不是大多是看外观和配置?还是品牌印象?
我感觉,腾势一直在陷入品牌调性尬炒的误区。一方面喊着高端,另一方面价格调节得很低。其实我猜这跟供应链和研发关系不大,更多是市场策略的问题。像我身边的修理工说,这车买回来,保养很简单,就是骗你换配件。这句话虽然偏激,但确实反映出一些品牌价值不足的问题。
怎么说呢?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救,但腾势急需一个突破点。比如说,推出一款跨界和实用兼备的车型,打破商务标配束缚,把价值重新梳理一下。
我想问问大家:你会为一款外观普通但配置实用的车买单吗?或者,面对市场这个残酷战场,腾势的未来会不会真的难以逆转?还真没想过这问题,不过看这趋势,价格战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这段先按下不表)未来怎么走,这得看腾势怎么出招了。或者,说得直接一点,是不是要等第九代车型的惊喜?还是说,那只是个梦幻泡影?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真正懂车的人,都在关注它的点滴变化。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