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前两天网上流出几张照片,三辆SUV排成一溜在雪地里跑,车尾贴着041的号码,要不是车头那个小米的标志露了馅,还真就当普通测试车看过去了。更绝的是,雷军那天正好发了条朋友圈,配的是昆仑山脚下的风景,说在高原测续航和防晒,评论区立马就炸了锅,这明摆着就是传说中的小米第三款车嘛。
你猜怎么着?小米的人在新疆已经待了两个月了。雷军没亲自过去,倒是采购部的张总和汽车顾问老胡一直钉在塔县那边,有员工拍到他们凌晨三点还对着电脑屏幕讨论问题,嘴上说是在研究高原紫外线对车漆的影响,可懂车的人一看照片就发现不对劲了——车尾明明装着排气管,纯电动车要这玩意儿干啥?这摆明了就是混动车型。
从那些偷拍的谍照来看,这车的块头可不小。目测车长超过五米二,高度差不多一米八,比小米YU7明显大了一圈,看样子是想往大型SUV的方向发展。内饰没用现在流行的双联屏设计,车顶倒是有个凸起,十有八九是装了激光雷达。有意思的是,早期的测试车还没装这东西,现在基本都配上了,看来是准备跟小米YU7一样,把激光雷达当成标准配置。
说到名字,圈内人都在猜这车的代号叫“昆仑”,正好跟测试地点对上了。德银那边出了份报告,说小米明年要推一款D级混动SUV,纯电续航能超过四百公里,时间节点跟这次测试基本吻合。不过官方到现在还没吱声,具体配置全都是谜。
老实讲,小米做车这事儿,一开始外界都不太看好。毕竟造车不是做手机,砸钱进去不一定就能出成绩。可你看人家雷军,带着团队在新疆雪山上扎了两个月,凌晨三点还在研究数据,这股子劲头就让人服气。九月份小米卖出去四万台车,这数字让不少传统车企都侧目了,要真能按计划推出这款大空间混动车,明年的车市说不定真能掀起点波澜。
有人说小米选在新疆测试,就是冲着极寒环境去的,要验证车辆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也有人觉得这是在借昆仑山的名头做营销,毕竟“昆仑”这名字听着就大气。不管怎么说,测试车都开到雪山上去了,说明小米对这款车挺上心的。
换个角度看,小米这步棋走得挺聪明。现在市面上的大型SUV,要么是燃油车油耗高得吓人,要么是纯电车续航让人心里没底。混动车型正好能解决这两个痛点,既能在城里用电省钱,又能在跑长途时用油不慌。小米要是真能把这款车做出来,价格再给得合适点,对那些想换大车又犹豫不决的家庭来说,吸引力可不小。
再说了,小米这两年在智能化方面积累的经验,放在汽车上正好能用得上。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这些功能,传统车企要花好几年才能做成熟,小米凭着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的底子,说不定能走得更快。车顶装激光雷达也是这个意思,这玩意儿在自动驾驶里可是核心部件,有它没它,功能差距大了去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造车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测试是一回事,量产又是另一回事。能不能按时交付,质量能不能稳定,售后服务跟不跟得上,这些都是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小米SU7刚上市那会儿,订单是爆了,可后来也有车主反映各种小毛病,这就说明新品牌还需要时间去打磨。
现在测试车在新疆跑了两个月,说明小米对这款车的要求还是挺严的。高原紫外线强,温差大,路况复杂,这些都是对车辆性能的考验。要是能在这种环境下测试过关,拿到平原地区用肯定没问题。可到底测出了什么数据,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这些消息都被捂得严严实实的,也只能等官方正式发布了。
说到价格,这恐怕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D级SUV这个级别,传统豪华品牌动不动就六七十万起步,小米要是能把价格压到四五十万,那杀伤力就大了。可要是定价太低,又会让人怀疑品质有没有保障。这个平衡点在哪儿,就看雷军怎么把握了。
从小米进军汽车行业这三年来看,雷军是真把这事儿当成下半辈子的事业在干。投资规模一加再加,团队规模不断扩大,研发中心一个接一个地建,这股子决心不是闹着玩的。现在第三款车已经在路上了,看来小米是打算在汽车领域扎根了。
有意思的是,小米做车跟传统车企的思路不太一样。传统车企是先有技术积累,再慢慢推产品;小米是先确定用户需求,再围绕需求去整合资源。这种互联网思维在汽车行业到底行不行得通,现在还不好说,可至少从市场反应来看,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买单的。
网上有人说,小米这是在赌国运。国内新能源市场这两年发展得确实快,政策支持力度也大,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在不断被蚕食。小米要是能抓住这波机会,说不定真能在汽车行业站稳脚跟。可要是产品出了岔子,或者市场突然变天,那前期的投入可就打水漂了。
现在回头看,小米选择做混动车型,还是挺务实的。纯电车虽然环保,可续航焦虑始终是个坎儿,尤其是在新疆、西藏这种地方,充电桩铺得没那么密。混动车就灵活多了,能用电的时候用电,需要跑长途的时候烧油,这对消费者来说是最实际的选择。
话说回来,测试车跑到昆仑山脚下,这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宣传点。昆仑山在中国文化里有特殊意义,是龙脉所在,要是真把这车命名为“昆仑”,既符合国人的审美,又能体现产品的定位。不过这只是外界猜测,官方到底怎么想的,还得等正式发布才知道。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小米这款混动大SUV真能成功,对整个汽车行业意味着什么?传统车企本来就被新能源品牌逼得够呛,现在连小米这种跨界选手都杀进来了,而且还是直奔中高端市场去的,这压力能不大吗?可换个角度看,竞争激烈了,消费者反而能得到更多实惠,车价降了,配置高了,这不是好事吗?
现在测试车在新疆跑着,工程师们在雪地里熬着,雷军在朋友圈晒着照片,这一切看起来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可最终能不能如期发布,发布之后市场反应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还得再等几个月才能揭晓。你觉得小米这款车能成吗?要是让你掏钱买,你会考虑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