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新能源车:从充电焦虑到移动生活舱的进化
还记得2014年,表哥那辆刚买回来的纯电小轿车,续航顶天180公里。那会儿他开着去市区一趟回来都要算计着找充电桩,手机里装了好几个找桩App。冬天更是惨,一到零下五度仪表盘上掉电像闹脾气似的,“噌噌”往下跳。他常说一句话:“这玩意儿除了便宜和不限号,其它真没啥可吹。”谁能想到才过了十年,这种场景已经成了段子。
今年春天,我在亦庄见识了一台没方向盘、看起来有点像胶囊的原型车。开起来安静得离谱,六十码巡航都听不见发动机声音——因为根本没有发动机。这玩意儿连方向盘都省了,全靠激光雷达和传感器自己跑。我凑过去瞅了一眼,人家工程师在里面投影办公文档,说“再过几年这种会议室随时能走”。还有个细节挺逗:剩余电量直接投在玻璃上,还带碳积分显示。感觉科幻片里的桥段一下落地成现实。
我朋友圈里做新能源销售的小李说,现在新出的那些高端车型,动不动就800公里续航。“快充10分钟顶人家老油车加一箱油”,他嘴里念叨这些参数的时候,我心想当初表哥要是赶上这待遇,不知道该多美滋滋。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信这些数字。有个维修师傅老刘常嘀咕:“别光看宣传册,那都是实验室条件!”但不得不承认,现在补能速度确实飞快,高速服务区排队现象一年比一年少。
江苏常州前阵子搞试点,把高速公路隔音墙全铺满太阳能板,还埋了什么压电材料。据说以后只要你开着纯电动车跑高速,不用停车就能边走边无线充。“理论上讲,再也不用为续航发愁。”这是群友阿豪转述他们领导的话。不过我还是觉得,要是真遇上下大雪或者暴雨,会不会影响供给?阿豪拍胸脯保证,说人家智能调度系统早考虑到了,“只要不是连续三天阴天下雪,你放心用。”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V2G技术,北京试验区的数据据说1000辆配80度大电池的新车,就等于一个小水库抽蓄站的储备能力。有邻居琢磨着,将来晚上谷价冲满白天倒卖给国家,这收益抵保险费都有富余。我半信半疑,不过小区微信群有人晒截图,说去年年底真的赚了一笔外快,只不过操作流程还挺繁琐——各种APP切换,有时候还卡壳。
重卡领域变化更猛。以前拉煤的大货基本全靠柴油,如今交通部规划2035年前主流新售就是纯电重卡,据说明年的样品会搭载兆瓦级别的大块头锂硫或钠离子包。一位物流公司老板跟我闲聊,他最关心反向供电影响救灾指挥中心这个功能。他笑道:“将来拉货顺带支援偏远村卫生所,都不用单独发柴油发电机。”
制造环节其实变化最大的一波,是底盘材料和生产逻辑。据修理厂张工讲,他们最近接触到一种4D打印底盘,新材料撞完之后自己慢慢恢复强度。“三天不到,又是一条好汉。”他说这话时眉毛直挑,但又补一句,“不过维修工饭碗怕是保不住喽!”
吉利正在鼓捣模块化平台,可以像拼乐高一样换动力总成、电池甚至整个座舱模块。不少老司机吐槽,以后二手市场评估难死鉴定师傅,每台拆过几次、哪块件是哪年的,全靠芯片记录。但年轻群体反而喜欢折腾,每月攒钱升级一个配置,比买新手机还勤快。
还有特斯拉那个一体压铸引起争议,到后来被碳纤维液态金属复合解决方案取代。一位圈内朋友曾亲自摸过样件,说冬夏温差几十度硬度自动变,比钢板轻多啦!风阻系数低于0.15已然普及,有朋友自测每千瓦时行驶12公里,比几年前翻番。我爸单位矿上的矿用卡车,用纳米传感器提前两周预警损耗,自诊断订零件,然后导航去附近3D打印维修站修理,大故障时间缩短九成——张工对此颇有微词,他嫌自己活越来越少。
智能交互也是大头。今年英伟达Thor芯片据说算力2000TOPS(啥意思我也懵),但体验下来就是语音识别秒响应、路线规划很聪明。我同事王姐前阵子出差机场路上犯困,她开的版车辆监测她心率异常立马把座椅放平,还喷助眠香氛,她笑称“比男朋友贴心”。北汽与华为合作实验室数据显示,对突发疾病预警准确率近九成,可惜目前只限高配车型,小城市暂时体验不到。
浙江某地路段,全国7000多公里改造好的智能道路,到2030年主城区基本建完。雨雾天气毫米波雷达穿透力超强,一位出租司机分享暴雨夜事故率降幅巨大,他以前遇见对面突然窜出来的人影吓得腿软,现在系统提前报警好多秒。他打趣道:“机器管事,人省命。”
深圳正在酝酿自动驾驶责任认定条例,高阶自动驾驶出事故由厂家、云平台和基础设施运营商分摊责任。这让不少厂商绷紧神经,都忙着申请安全认证。有律师私下抱怨,将来交通事故官司复杂程度翻倍,好处是消费者权益保障提升不少吧?
产业格局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30年前形成6+N格局,也就是说只有六家巨头稳坐江山,其它都是专注细分市场的小品牌生存空间有限。但五菱宏光MINI EV继任者已经转型做社区便利店模式,上面搭无人机送菜,下楼五分钟生鲜送到门口,小李亲身体验过一次,“简直懒癌福音”。
长江沿岸现在有些纯电脚船装自动系缆系统,据水运公司的许队长介绍,一艘船一天八成都靠太阳供动力,再不用天天担心柴油涨价。今年欧盟收紧碳关税,中国企业干脆塞尔维亚建零碳工厂,用巴尔干风力产绿牌出口车辆,据销售顺嘴透露每辆税费降低三分之一以上,公司年底奖金可能涨点!
社会属性变革方面,有的新势力推出社群车型,比如空闲时间授权社区当移动自习室或远程医疗点,共享收益还能抵扣月供。在雄安新区家庭拥车成本下降超过一半。同学老吴女儿今年考研就在这种移动教室复习,每次抢预约名额跟抢火锅桌似的热闹!
山东潍坊农村推广微型新能源结合光伏棚,今年樱桃季组成无人运输队按需调派路线优化运输成本降至燃油八分之一左右。据村干部描述,以前农户辛苦挑担赶集,如今“躺赢”式卖果成为现实。而城里一些老旧小区通过改造微型桩,实现95%覆盖率,总算告别楼下插线板乱拉时代,不过物业管理依然麻烦,经常因占道问题扯皮不断,这是另一码事……
偶尔回想201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刚出台那会儿,各种怀疑声不断,如今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逼近3700万辆。当初那些质疑声音渐渐淡去,只剩街角老人唠嗑问孙辈:“你们以后怎么不用手握方向盘?”孩子眨巴眼睛答不上来,大概再等二十年,这问题就跟问“马为什么退役”一样遥远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源于行业论坛、小区微信群聊天及用户实际反馈。如涉及具体参数,请以官方数据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