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你听了是不是有点动心?比亚迪居然悄悄在京东弄了家轻型电池自营店,还顺手扔出了一块48V24Ah的超级锂电池,国补价下来看起来就挺香,1169块钱,噔噔噔,就摆在那儿,你愿不愿意剁手,哈哈谁都说不准。你说以前买个小电驴,电池顶多能熬两年,早上刚骑出去还挺精神,半年不到就开始掉链子,续航缩水不说,换电池的麻烦直接把很多人劝退。你问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被电池支配的恐惧?得,就是每一次花冤枉钱,换上新电池那刻,心里咕咚一下,真不是滋味。
可是这回比亚迪把电池寿命拉到了4000次循环,说白了,普通铅酸电池啥水平?撑死200-500次循环。你要是多花点钱,买点“黑科技”大忽悠的石墨烯电池,也就600-1000次。换句话说,铅酸走一段,石墨烯再走一段,4000次直接给你升了好几个台阶。这个跨度,你要往动物世界比,差不多就是土拨鼠一跃变成北极熊那种进化速度。啥雅迪、台铃、爱玛,统统纳入“适配圈”,无论你啥牌子,都有办法跟比亚迪这块新电池搭上线。最神奇的,还能涉水骑行?没想到有一天,电动车电池也成了“仰望U8下水同款”,行业的想象力,果然是没有极限的。
当然你要说买电池这事,好家伙别说你,我都没抢到——8月31日以后才会有货,不想让你太早心动,就是这么调皮。那些强人已经提前抢到新电池了,网上刷屏就来了,什么“充电稳定”、“不发热”、“续航超长”,还搞得可以跟手机蓝牙互通,说实话,我都怀疑这是不是电池还是个智能终端了,科技树是点没错,但也有点太“卷”吧。
稍微停顿下,扒一扒数据,聊聊“循环寿命”这个事。循环寿命是什么呢,就是你每充满一次电再用光一次电,算一“循环”。说得直白点,如果你每天骑车都把电用光再充满,4000次能用十几年,当然谁也没这种操作习惯,正常来说也能撑好几年。以前电动车行业,一到电池快不行了,车主基本不是直接换电池就是干脆换车。小厂家靠这个维持利润,来来回回换电池,生意还挺忙。这么一来,像这类“易损件”寿命猛地涨这么多,换电池的小厂要不要紧?行业生态是不是要变?这其实没那么简单,里面水挺深。
比亚迪为啥要搞这个?你说企业每次跨界都暗藏心机,现在瞄准小电驴市场,说白了就是看中了这个蓝海。大城市里,电动车是日常必备交通工具,尤其是上班族和学生群体,动不动几十公里,上下班就靠它了。之前电池“短命”成常态,厂商们乐得换电池赚钱。但用户可不傻,早晚抓个机会想让麻烦变少、费用变低。所以比亚迪来了,技术储备充足,成本也能压得住,就变成这个领域的“降维打击者”。降维,这点真没夸张,原来买电动车就像买毛衣,保修两年,“烂了就得织新一批”,现在直接拉到小电驴能用个五六年,全行业的“经济账”都得重新算。
你要举个例子,像比亚迪这种打法,真挺像“端着科技枪进来收割”。别的车企还在琢磨造电动汽车、堆技术参数,比亚迪全产业链铺得开,从新能源车到小电驴电池,到自营店,再到全地形赛车场,说真的你很难找到同行比这“跨度”还大的。你说是不是有点“万事屋”的感觉?前一秒在赛车里起飞,后一秒能让你上下班不收拾电池烦恼,这思路挺野,也很有未来感。
说到这里,有人开始担心,行业洗牌是不是要速度升级了?等这类长寿命电池普及开来,原本靠电池更换吃饭的小厂,未来没利润、没现金流,转型淘汰速度会加快,这场洗牌会不会给行业带来阵痛?谁说得准呢。你纵观科技进步,一轮一轮的优胜劣汰就没停过。智能手机淘汰了小灵通,流媒体打趴了光盘DVD,确实有人会失业,也确实有人能借力起飞。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答案,就看谁能跟得上节奏。
大家肯定要问,4000次循环听着震天响,实际体验到底咋样?贴吧网友有感而发,说续航不是一般长,“充一次能兜到上班族下班都不慌”,一句话詹姆斯也说了:“买到就是赚到”。一些老玩家更喜欢新电池的“智联”,手机随时能看电池健康状况,不用靠猜测或等信号灯跳舞,直接用数据说话。你说这不是“数字化生活”往前一大步吗?从充电焦虑到“蓝牙实时检测”,有点像升级版的“智能健康小助手”了。
不过事情肯定不只有亮点,行业里还有质疑的声音。比如有人担心,电池高循环到底能不能抗得住极端天气,比如冬天续航打折,暴雨后防水性能咋样。用户关心的是体验,看重的是安全,说白了,再好的产品还得用时间去试错。这种时候,厂家自信没问题,市场到底认不认,还得让一批批消费者去真刀真枪用上一段时间才出结论。
你要说比亚迪会不会一家独大,现在还太早。但趋势确实有。以往做小电驴电池的,重在低价走量,用户买回来就是“消耗品”,谁爱用谁用,全靠性价比。新一代长寿命产品,讲技术、拼口碑,用户能拉新也能留旧,中高端市场或许要开辟新赛道。到时候品牌分层越来越明显,像比亚迪这样的大厂,不光有产品力,还有营销故事,有科技感“人设”,再加上赛车场的热度炒作,市场份额自然越做越大。
玩电池不是比亚迪唯一的绝招。它还在搞“软实力”,开全地形赛车场,给品牌注入点速度和激情,这跨界思路让人有点摸不清头脑。你说一个造电动车的品牌,突然跑出来带你飙车、办赛事,圈粉效果还真不差。新生代用户买电池,顺便看看品牌秀马力,像不像手机厂商做篮球联赛?营销不拘一格,越往前走路子越野,这就是新时代品牌战略的味道。
你说比亚迪这次“降维打击”,到底是行业革命还是一时新鲜?有人说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必然会让旧有的商业模式受影响。小厂能不能扛住压力?消费者是不是就此不用再担心天天换电池?也许一时之间真还看不清。眼下,这块4000次的电池还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会不会有更耐用、甚至更智能的电池出来,谁都不好说。行业内卷到这个程度,下一幕说不定已在路上。你瞧,有人摩拳擦掌等着8月底抢货,有人则在算账,看后面谁能活到最后。一个产品发布,搅得市场哗啦啦地翻涌,这画风,也只有在中国新能源行业才看得见。
不过反过来说,咱普通用户真的该乐吗?省钱省力固然开心,但你也得琢磨琢磨,电池寿命变强了,市场是不是会诞生新的服务模式?比如电池租赁、维护延长、甚至智能检测平台。这背后,藏着一场消费升级。厂商拼技术,用户拼体验,这动力,也是在逼着市场做自我革命。从前买电动车很简单,多便宜多凑合,现在你要多点智慧,光便宜不管用了,还得看谁能把产品“用明白”。你要说行,买一块比亚迪电池,或许真的能“用到轮胎没气了还不换电池”。但这事,也等你亲自试一轮,结果才算数。
讲到最后,行业洗牌已是老生常谈,科技带来的“降维打击”,谁先跟上谁吃肉。小电驴那片战场,注定以后不是比拼谁家便宜,而是谁家靠谱。你想说老天爷公平不?还真不好替天行道。只能静观市场的海浪如何推翻旧家具,兴起新格局。比亚迪,是不是能带起来一波品质革命,看消费者的选择,更看品牌的底气。
所以你怎么看?你会期待这类高循环电池全面普及吗?你觉得这样一来小厂还有活路吗?欢迎留言一起聊聊你的骑行“新生活”!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