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埃安要出个新车,叫i60,还搞了纯电和增程两个版本,定价14万左右。
这事儿吧,你不能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新品发布。
讲真,这根本不是在发布新车,这是广汽埃安在朝整个15万级的市场扔了一颗自杀式手雷,并且把保险栓用502胶水粘在了自己手上。
这是一种姿态,一种掀桌子的姿态。
姿态的核心就一句话: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我们先看这个操作骚在哪里。
纯电加增程,双线作战。
这个行为在战略上就突出一个“癫”字。
要知道,前几年大家是怎么骂增程的?落后、脱裤子放屁、技术含量约等于老头乐。结果现在呢?理想把高端市场搅得天翻地覆,零跑深蓝哪吒在下面杀得血流成河。
大家突然都悟了,什么技术路线,什么用户体验,都是虚的。
消费者根本不在乎你那发动机是用来发电还是用来驱动,他们只在乎一件事:能不能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还不用担心半路趴窝。
于是,曾经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增程,现在成了救命的稻草,成了版本答案。
埃安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以前一直标榜自己纯电血统纯正,现在也叛变了。不装了,摊牌了。
这就好比一个修仙门派,天天喊着剑道正宗,天下无双,结果扭头就去隔壁魔宗那儿把《血神经》给偷来练了。
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实在是太real了。
然后我们再看这个定价,14万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
这个价位,是目前整个中国新能源市场里最卷,最不是人待的“血肉磨盘”。
上有比亚迪秦、宋两大天王镇守,下有各路新势力的小弟们疯狂内卷,旁边还有一堆合资油车在降价清库存。
可以说,15万级市场,就是汽车界的马里亚纳海沟,压力大到三体人来了都得被压成二维的。
埃安把i60这块压缩毛巾扔进去,想干嘛?
它不是想靠这个车赚钱,它根本就没想赚钱。
它的目的非常纯粹,也非常恶毒:成为所有竞品的“最优平替”。
你想买纯电?诶,我这i60有纯电版,续航不差,配置管够,价格还便宜。
你想买混动?诶,我这i60有增程版,160公里的WLTC纯电续航,不多不少,正好够你城市里通勤,还能上绿牌,关键是价格,直接把你的心理防线给干穿。
就问你怕不怕?
这已经不是产品竞争了,这是基因层面的污染。埃安i60就像一个道诡异仙里的“肉泥”,它要把整个市场的规则都给搅乱,把所有人的定价体系都给冲垮。
它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同行:要么跟我一起疯,要么就被我逼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也被续航焦虑折磨过的中年人,看到i60这个增程版的配置,第一反应是想笑。
29度电,WLTC纯电续航160公里。
160公里,就问你够干啥的?!
这个数字,简直就是对续航焦虑的一种精准戏谑。它不够你远行,但又比纯油车省钱;它让你摆脱不了充电桩,但又给了你“随时能烧油”的底气。
这是一种“薛定谔的续航”,一种“量子化的焦虑”。
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从小电驴模式切换到拖拉机模式。
但这恰恰是它最牛逼的地方。
它完美地卡在了一个阈值上,一个让大多数人“觉得够用,但又有点不爽”的阈值。它用一个看似鸡肋的配置,精准地撬动了最大多数的、摇摆不定的、既要又要的消费者。
这背后是对人性的洞察,是对民粹的解构。
什么自动驾驶,什么智能座舱,在“我能不能便宜一万块钱”这个灵魂拷问面前,都显得那么不务正业,那么花里胡哨。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埃安的市场部朋友可能要提刀来砍我了,但讲真,良药苦口。
你以为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是L4还是L5吗?错,是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
你以为智能座舱的核心是算力吗?错,是能不能让我在车里刷抖音不卡。
埃安想明白了,或者说,被逼到想明白了。
真正的用户需求,从来就不在发布会的PPT上,而在菜市场的停车场里。
所以,埃安i60这台车,它的出现本身,比它本身的产品力重要得多。
它是一个信号,一个所有车企心态都崩了的信号。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埃安i60这种车,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它在告诉所有人,那个大家还能假装体面、开开玩笑、你好我好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黑暗森林。
在这里,不存在技术崇拜,因为任何技术都会被价格拉到地面摩擦。
在这里,也不存在品牌玄学,除了奔驰特斯拉这种自带信仰光环的“宗教品牌”,其他的牌子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就是一张纸,一捅就破。
我甚至觉得,这个i60增程版,可能最后连它自己都打。它会和纯电版左右互搏,互相抢客户。
但没关系,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把水搅浑。
重要的是,让对手无路可走。
最好的防守不是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把整个少林寺给点了。
埃安i60,就是那根火柴。
它不一定能烧死别人,但它点燃自己的时候,那个光,真的,很亮。
真的,太亮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