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魏建军坦言做不到 长城为何拒绝热效率数字游戏
听到魏建军亲口承认“长城发动机热效率到不了48%”时,很多人心里咯噔一下。在这个参数至上的年代,如此坦诚近乎“自曝其短”。友商们争相标榜48%热效率、2点几升油耗,长城却止步于41.5%。但细想之下,这份“做不到”背后,藏着更深的考量。
实验室数据与真实油耗之间,存在一道行业心照不宣的鸿沟。某些车企宣传的48%热效率,往往是在拆掉负载、特定转速的理想环境下测得的极限值。而长城公布的41.5%,是带着整车负载跑出来的工程热效率——这更接近用户日常驾驶的真实场景。
魏建军的逻辑很朴素:用户不在乎小数点后的数字游戏,他们在意的是实际油耗和长期可靠性。长城选择把资源投向全工况优化,让发动机在零下20度低温、高原缺氧等极端环境下依然稳定。这种“不追数字追体验”的理念,让搭载41.5%热效率发动机的哈弗枭龙MAX实现了“四驱性能、两驱能耗”的平衡。
敢说“做不到”比轻言“能做到”更需要勇气。长城完全可以用“理论最大值”包装宣传,但他们选择了说实话。这份实事求是不是技术落后,而是价值观的坚守。当行业陷入参数内卷时,有人选择戳破皇帝的新衣。
下一代发动机的研发仍在继续,但长城更清楚:技术应当服务用户,而非沦为营销话术。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仪表盘上的真实油耗,永远比实验室的完美数据更值得关心。
踩一脚油门就知道车好不好,听一句话就明白人靠不靠谱。在这个浮夸的时代,敢说“我做不到”的企业,反而更让人放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