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杭州湾库里南”的承诺,为何变成了“积分”的迷雾?
义乌朱先生的购车经历,揭开了消费陷阱的冰山一角。
“这车,我买了!”
——一个简单而坚定的决定,背后却可能暗藏着一场不易察觉的博弈。
当极氪9X这款被誉为“杭州湾库里南”的超豪华SUV横空出世,其耀眼的外观和配置瞬间俘获了众多目光。
义乌的朱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在十一假期,他满怀期待地踏入了极氪空间义乌万达店,准备将顶配Hyper版(车价高达五十四万)收入囊中。
然而,一场关于“优惠”的拉锯战,就此悄然拉开帷幕。
朱先生坦言,在下定决心之前,他曾在竞争对手那里下过可退的“小定”,这使得他在与极氪销售沟通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竞品身份”。
销售的回应似乎相当积极:“没问题,你‘小定’就能抵五千。”
这五千块,还被承诺会转化为五万极氪积分。
听起来,这笔交易似乎对朱先生颇为有利。
但故事的齿轮,在细节处悄然转动。
朱先生提供的照片,赫然标注着销售承诺的优惠:不仅有那五万积分,还有额外的八万积分,总计十三万积分!
这笔承诺,若能兑现,无疑将大大提升购车体验。
更何况,在决定购买极氪9X之前,朱先生还经历了一番“辗转”。
他曾前往另一家极氪门店,对方为留住他,提出了赠送五次保养的方案。
朱先生精打细算,觉得这价值近三千元的保养不如直接折算成现金,便提出了“一万块”的要求。
对方最终“慷慨”地优惠了八千,加上之前的五千,总优惠额度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三!
这份“诚意”,让朱先生迅速做出了退掉其他品牌“小定”的决定,专心致志地锁定极氪。
销售那边也迅速行动,利用另一个手机号为朱先生下了订单,并收取了两万定金。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朱先生满心欢喜,以为这场购车之旅即将圆满落幕。
“您昨天答应我的,能不能写进正式合同里?”
——当朱先生带着这份期待,向销售提出将承诺的五千和八千优惠写入合同,他等来的,却是一盆冷水。
“那个五千没有,”销售的语气瞬间转变,“那个五千,要你大定了不能退才有。”
换言之,除非朱先生在其他品牌“大定”后也无法退款,这五千块才算数。
这逻辑,是不是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更令人咋舌的是,那八千块的优惠,也随之蒸发。
“他说你那个八千,就是我等车的‘极分’,因为这个车要等六个月。”
销售如此解释道。
这番话,让朱先生瞬间炸毛。
他深知,极氪9X Hyper版锁单后,交付周期长达23至26周。
厂家为了安抚焦急等待的车主,确实提供了“安心等车”的积分补偿机制:超过70天未交付,每天可获1000积分,最多不超过8万。
“这不就是把厂家给我的补偿,说成是他给我的优惠吗?”
朱先生气愤难平,“这跟说送我四个轮子、送我方向盘有什么区别?
我花五十多万买车,凭什么要把我应得的补偿,当作你的‘施舍’?”
这种“偷换概念”的手法,着实令人心寒。
面对朱先生的质问,极氪空间义乌万达店的刘店长给出了官方口径:“我们是厂家直营品牌,车子没有议价环节。”
他解释说,销售提到的八万积分,是在车主试图“讨价还价”时,作为一种补偿,而非车价的直接减免。
至于那五万积分,则是针对已在大定其他品牌、但想转投极氪的车主的一种“补偿”。
然而,朱先生提供的录音,却似乎指向了另一番情景。
录音中,销售人员一句“是啊”,似乎默认了朱先生提出的关于优惠的疑问。
双方的沟通,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似乎陷入了僵局。
记者介入后,极氪厂家方面介入调查。
最终,门店提出了一个补偿方案:两千元现金和三万积分。
但朱先生并未接受。
对他而言,这已经不是区区几千块钱或几万积分的问题,而是关于诚信、关于承诺的较量。
“你若诚心,何须巧言令色;你若无信,何必画饼充饥?”
——古人的智慧,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朱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
在汽车市场日新月异的当下,消费者在享受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应时刻保持警惕。
那些模糊不清的口头承诺,那些看似诱人的“积分游戏”,都可能成为消费陷阱的诱饵。
我们不禁要问:厂家直营,真的意味着没有“议价环节”的绝对公平吗?
当销售人员的“话术”与厂家的“政策”出现偏差,消费者又该如何自处?
那些被模糊化的“优惠”,究竟是善意的补偿,还是精心设计的套路?
朱先生的经历,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汽车销售中存在的诚信危机。
他想要的,或许正是当初那份坦诚相待,那份言出必行的承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份坚守的契约精神,让每一次购车,都能成为一次愉快的体验,而非一场令人疲惫的“寻宝”之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