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利润腰斩,九号困守高端!4个“隐形冠军”正收割90%市场

曾经靠一句“雅迪,更高端的电动车”洗脑无数人的行业老大,如今正遭遇滑铁卢。 2024年,雅迪营收暴跌18.8%,净利润腰斩51.8%,销量锐减350万辆。

另一边,名不见经传的台铃、绿源、小刀、立马,却逆势狂飙,台铃去年销量破千万,绿源靠“十年保修”杀出重围,小刀成为外卖小哥的省钱神器,立马甚至造出时速65码的“电驴超跑”。

雅迪利润腰斩,九号困守高端!4个“隐形冠军”正收割90%市场-有驾

这场变局背后,是消费者不再为虚荣心买单,转而追求“续航实在、修车便宜、能装货、爬坡稳”的真实需求。

一、传统巨头为何突然卖不动了?

雅迪的失速早有征兆。 2024年初的南京电动自行车起火事件,引发行业信任危机,新国标政策加速淘汰超标车型,雅迪被迫降价清库存。 其库存不降反升,存货同比增长33.9%,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15天拉长到17天。

关键的是,雅迪长期依赖中低端市场,4000元以下车型占比过高,而高端车型如VFLY G100S定价8999元却销量平平。 消费者吐槽其“功能噱头大于实用”,蓝牙解锁等基础功能对比九号的APP远程控制、语音操控,“像功能机对战智能机”。

九号虽然凭借智能化逆势增长,2024年营收141.96亿元,暴涨38.87%,其重心放在高端市场。 7000元以上价位段,九号占有率超50%,却难以渗透对价格敏感的下沉市场。 一位经销商透露:“农村用户更关心电池能不能用五年,后座能不能扛化肥,不是能不能连鸿蒙系统。 ”

雅迪利润腰斩,九号困守高端!4个“隐形冠军”正收割90%市场-有驾

二、新品牌靠“田忌赛马”战术精准切走蛋糕

当雅迪和九号在各自战场缠斗时,台铃、绿源、小刀、立马用差异化策略撬动了中间地带的巨大市场。

台铃的杀手锏是续航和智能平价化。 其第四代动力系统在双人载货场景下续航达80公里,冬天电量衰减控制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让用户意外的是,台铃在3000元价位车型中接入鸿蒙系统,实现语音导航和手机互联。

一位从雅迪换购台铃的用户反馈:“同样2500元,雅迪跑60公里就得充电,台铃能跑80公里,还能用手机远程开锁。 ”

绿源抓住的是耐用性焦虑。 电机防水技术让车辆泡水后仍能正常使用,陶瓷刹车片寿命延长且更换成本低。 最狠的是“十年保修”承诺,直接针对电机和刹车系统。

此外,绿源的电池电量显示误差比雅迪同价位车型小一半以上,避免用户因“虚电”被困半路。

小刀则深耕使用场景。 其可扩展至1.2米的后座设计,满足外卖、货运用户的载货需求。 更重要的是维修便利性,配件标准化且兼容乡镇维修点,无需专程前往4S店。 一位配送员算过账:“小刀车型后座改装费省了300元,一年维修费少花2000多元,相当于多赚一个月工资。 ”

立马看似小众,却靠性能差异化圈住年轻群体。 其闪电系列最高时速65码,爬坡能力对标轻型摩托车。 用户可通过APP切换赛道模式或节能模式,满足“玩车”心理。 山区用户反馈:“以前爬坡得下车推,现在载100斤粮食也能轻松上去。

雅迪利润腰斩,九号困守高端!4个“隐形冠军”正收割90%市场-有驾

三、市场洗牌背后,是消费逻辑的根本转变

电动车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中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突破4亿辆,平均每4人拥有一辆,新购需求萎缩,替换需求成为主流。 2024年行业总销量4920万台,同比下降10.55%,但结构性机会凸显:4000元以下高性价比车型仍占主导,而智能化车型增速达30%。

消费者选购逻辑从“认大牌”变为“看痛点”,通勤族首选台铃的长续航,农村用户青睐绿源的耐用性,外卖骑手锁定小刀的载货能力,山区居民偏爱立马的爬坡性能。 一位行业经销商总结:“现在卖车得先问顾客‘你平时拉不拉货? 走不走山路? ’,不是直接推最新款。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