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的战略合作,正在从技术协同走向资本深度绑定。8月20日,财联社独家获悉,一汽集团正推进对零跑汽车的股权投资,拟以要约收购方式获取后者约10%股份,目前该方案已进入内部流转阶段。这场牵动行业的联姻,距离双方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仅过去五个月。
技术协同先行:从G117开发到海外布局
今年3月3日,双方签署的战略协议明确两大合作方向:一是联合开发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二是探讨资本合作可能性。仅20天后,一汽电子招标平台便显示,红旗品牌G117车型整车联合开发项目已由零跑汽车中标,标志着技术合作正式落地。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已进入开发阶段,并计划通过一汽海外渠道于2026年下半年登陆国际市场。
在零部件领域,零跑的技术输出能力正在显现。财报披露,其"三电"系统(电池、电驱、电控)已获得头部自主品牌及合资车企的定点采购,2025年上半年非汽车业务收入近11亿元,其中来自一汽的研发收入达2亿元。零跑管理层表示,双方在整车、软件、平台等多维度均有深入合作计划。
资本联姻背后:零跑的"盈利突围"与一汽的转型需求
财务数据显示,零跑汽车正迎来业绩爆发期: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毛利率从1.1%跃升至14.1%;净利润330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这一成绩得益于交付量增长(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58万-65万辆)、碳积分交易收入(2-3亿元)及与一汽合作带来的技术服务收益。
花旗银行最新研报将零跑目标价从86.4港元上调至10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研报指出,零跑不仅在销量、毛利率、净利润等核心指标上超预期,更通过与一汽的合作构建了"技术输出+资本绑定"的双重增长极。
行业启示:传统与新势力的"资源共振"
这场合作被视为传统车企与新势力深度融合的标杆案例。对一汽而言,入股零跑可快速补齐新能源技术短板,借助其"全域自研"能力实现产品竞争力提升;对零跑而言,一汽的海外渠道、生产体系及品牌背书,将助力其从"技术新势力"向"全球玩家"跃迁。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合作强调"全产业链资源协同",这或为行业提供新思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通过技术共享、渠道互通、资本联动的"资源共振",可能比单打独斗更具效率。正如零跑财报所言,"与一汽的合作使双方实现了1+1>2的效应"。
站在汽车产业变革的潮头,这场传统巨头与新势力的联姻,不仅预示着行业资源整合的新趋势,更可能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向上突围"提供可复制的范本。当技术流与资源流交汇,或许将催生出更具竞争力的"新汽车"生态。(图片来自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