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iCAR V27官图发布,售价在20万元以上,面对市场的“灵魂拷问”:你,考虑吗?
中国汽车市场早已不是以前那个纯靠“父辈买单”的江湖,90后、00后们作为新生代群体频繁亮相于各大汽车展台,但这并不代表80后就该退场。相反,许多年轻人的买车预算最终还是要看80后甚至70后的脸色。你说V23价格便宜,10万出头,可他们一问“这啥牌子?靠谱吗?”很可能一票否决。家庭会议,钱还是别人说了算。
聚光灯下,iCAR这个奇瑞旗下新能源新品牌,走的是不走寻常路的路线。它目前在售的车型数量屈指可数,V23也不过刚起了点头,预售挺火,上市就迎来了“退订潮”,销量让人咬牙。五月份数字飘在四五千辆,这成绩,跟主流品牌相比,还差了点意思。于是乎,iCAR V27带着更高定位和更大野心,奔驰而来。
iCAR V27首次亮相在迪拜,国际范儿路线。近日,官图在国内正式发布,计划年内上市,预计售价区间直指20-25万,成为iCAR品牌有史以来最大、最贵的车型。你说它想干嘛?很简单,iCAR渴望在新能源市场打造一台能让人“刮目相看”的硬家伙。
外观设计算不上出奇,但在一众圆滑新能源车中,硬朗与复古倒成了另类。V27几乎把V23的短板补足了。圆圆的前大灯,贯穿式中网,黑色粗壮的前杠,硬派野性的氛围能拉满;至于尺寸,动辄逾五米的车长、近两米宽车身、轴距达2900mm,让它在路上绝对不会被忽略掉。高大威猛,说它是大块头一点也不为过。
动力部分,V27用的是目前很受关注的增程式动力,1.5T发动机仅用作“发电机”,驱动全靠电机,续航方面,CLTC纯电模式可达200公里,不算惊艳,也算是“中规中矩”的定位,聊胜于无。提供两驱和四驱版本,满足城市通勤和轻度越野,既照顾了“绿牌刚需”,又考虑了那些向往诗和远方的车主。
当然,这场新能源赌局,iCAR并不想只在国内“窝里横”。它选择与韩国KGM(原双龙汽车)合作,将V27推向海外市场。只是,为了避开与苹果公司的“掐架”,海外版改名iCaur V27。可惜数字加字母的命名方式在国内并不讨巧,人们更偏爱简单直接有记忆点的大名。这么一折腾,看来他们还是主攻海外市场更实际。不折腾命名,专心把产品做好,很难吗?
回头说回国内市场,20多万的价格区间,其实并不好混。掏二十多万买SUV,消费者会用放大镜审视你的配置、科技感、品牌口碑乃至朋友圈里的认知度。俗话说“新品牌卖高价是找死”,但如果你不拼一下,永远上不了台面。不过,V27到底能不能突破“起点低、天花板高”的困境?要让那些靠80后、70后资助买车的年轻家庭买单,产品实力和说服力缺一不可。毕竟,光靠噱头和情怀,在中国市场是撑不起销量的。
再往深处看,iCAR系列的屡次试水,映射了新势力造车的整体处境:一面是传统巨头如比亚迪、吉利稳步推进新能源布局,另一边造车新势力不断试探突破红线。V23凭借较低门槛试图拉新,V27则用配置和尺寸闯高端,但品牌影响和溢价能力显然还有提升空间。没有技术护城河的品牌,终究还是要靠脚踏实地积攒用户口碑。
总结一句话:买不买,看你心中的“算计”多重。要性价比,市场上还有更成熟的选择;要个性,V27的硬派姿态的确难得。但即便如此,20万+的定价、一纸“增程”的标签,还能否打动本就理性的中国购车人,考验的不仅仅是产品力,更多是品牌与市场的耐心。毕竟,理想与现实之间,总隔着一张钞票的距离。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