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这台Model YL快一个月了,确实真心满意,但细琐事儿也是一箩筐。说实话,这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还不错,但不代表完美。尤其是那些小细节,总让我觉得它还在现阶段磨合期。
先说第一个罪——辅助,或者说,那个退挡的顿挫感。其实我一开始还觉得挺正常的,毕竟是新车,点点调整也正常。但是当我把驾驶辅助关掉,瞬间感受到它的剧烈。我当时在高速,手离方向盘挺稳的,脚还踩着油门,结果它还是舍不得放手似的,一下子刹一下,差点让我偏离路线。那一瞬,我心里在想:这是设计的缺陷,还是调校还不成熟?后来查了查资料,发现不同版本的电机和程序调校也许不同。这点上,我估算它的顿挫感大概出了两三个点,不算特别严重,但就像有人说的,像被推了一把,心里有点不踏实。
然后说第二个罪——刹车太警觉。我也试过那种场景,前车并线或减速,我原本坐姿还挺稳,油门踩着,腿也舒服,但这个车的自动刹车突然哐一下,把我吓了一跳。你知道,有时候高速上一点点减速,没有必要反应这么快吧?但它偏偏死死刹住,感觉像个苛刻的老师,要求我一定要完美控制距离,否则就会被它惩罚。这让我有点烦,尤其像我一向惯自己掌控,突然被它提前踢出局的感觉——大哥,我知道你负责是没错,但别那么极端行不行?
接着说第三个罪——黑屏卡顿。这是我最担心也最苦恼的事。有两次,正面向高速,导航在跑,屏幕突然死机,变成黑屏,之后才自己重启。还有一次,我刚开出地库,屏幕就像突然失去生命,顿时车内气氛变得紧张。我翻了翻手机上的车友说法,似乎是缓存满了导致的重启频繁。这点上,我都在想,是不是未来OTA能帮我们修一修这系统 bug?真心希望别再卡死,不然不就变成懒人杀手了吗?心里也知道,这其实还是属于新车状态,慢慢会改善。
第四个罪——座椅的微妙动作。我买六座,第三排偶尔会自己轻微抬起一点点,大概一两厘米吧,那次我一 glance,发现那座椅微微翘起点,让我觉得挺怪的。不是每次,但几次发生,心里隐隐担心它会不会闹脾气。我猜,也许是设计上的细节,但自己用起来还是有点喘不过气的感觉。
到了设计之罪——轮胎充气的麻烦。这个轮毂孔洞位置挺尴尬,普通充气嘴蘸不上去,偏偏位置又偏,不像传统车那样方便。你试试,用个普通充气泵,非得歪着身子,摸索半天。这点让我觉得,设计的人性化还得再细腻点。最后一次充气,我差点把手搞扭了。
第六罪——尾门不识环境。这个问题挺烦的,特别是在没有信号的地库。尾门就像个傻乎乎的孩子,不知道我之前设置的开合高度,一开就冲到最高。那次在矮点位,不小心差点撞到通风管,心里一紧。现在我都养成惯,手动控制,不让它胡闹。
最后一个罪——重量。有时候我真觉得后备箱门太沉了,电动吸合虽然能省力,但一旦要自己用手推推,那就得使出洪荒之力。对我这种个子不高的来说,推上去还算凑合,但对家里老人,几乎不可能搞定。我试过用脚试图推开,但还是挺吃力的。是不是未来能研发出更轻点的材质?我也在想。
说了这么多,其实心里还是认可这车的优势。加速让人心情愉快,续航部分我大概估算了一下,满电可以跑个350左右(估计不够准,只是大概感受),大概能减少1/3的焦虑。充电口位置挺尴尬,拔插不如传统车方便,但比起燃油车节约了不少麻烦。
对比同价位的合资车,真是差别明显。比如同价位的伪豪华SUV,配置和续航就不是一回事。它们可能更成熟,但缺少了这种新鲜感。再说说自家搭载的系统,我觉得,像我朋友说过,比起苹果系统还不够流畅,有点半成熟状态。
你们知道吗?我一直觉得,供应链玩套路特别多。比如轮胎充气孔这个小细节,难道设计师没考虑到普通充气泵?是不是因为成本考量,还是为了追求样式?我猜测,可能后续OTA升级会在细节上优化。
对了,很多人还在关心电池辐射问题,我倒是不太担心。没细想过,但听说现在电池辐射都在安全范围内,关键看用料。电池性能下降的问题却让我头大,尤其在寒冷天气,续航明显缩水。这点后续得再观察一下。
至于车底盘太低,超过150高速漂?我试过几次,还挺明显,感觉像在海面漂浮。可能是悬挂设计还有提升空间吧?但我又在想,是不是电子调校还不够成熟?毕竟这类问题,我觉得还得等未来版。
说到家庭用车,感觉Model YL还是偏运动或商务一点,不像传统家用车那样贴心。比如第一二排空间可以,但二排放倒和三排放倒差在太远,怎么铺床?得花心思折腾。要真睡觉,还是别指望它能像商务MPV一样,顺畅弄个床垫。
(这段先按下不表)话说回来,前段时间问朋友你会不会考虑换新能源车?他说:还挺担心电池爆炸或者辐射。我想,没想过去,这其实也是个心理门槛,不然也不会有人偏爱油车。
但不可否认,像我这样新车磨合一个月后,心里还挺喜欢的。就是那些小毛病,还不算大,中度偏执之下,也能慢慢适应。车的加速、续航、低用电,都让我在日常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
你们觉得,这样的小罪能在未来版本解决吗?还是说,这本就是新车型试错过程中的正常试炼?以后买车,除了看价格,还得看看OTA的升级路子,是不是?
不过最让我纠结的还是:下一代车型会不会更成熟?还是说,我们都得惯这台车的个性呢?毕竟,长时间开下来,我还是会留意它那些微妙的动作,那些看似小事的细节,也在悄悄定义这台车的性格。
---
你觉得,像这样的七宗罪,未来还能有避免的方法吗?还是说,真是养车的一部分?我自己还在摸索中,也许弄几次OTA,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或者,永远都在改良的路上。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