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是不是目前唯一正向研发发动机的中国车企?

【导语】最近网上流传着 "奇瑞是中国唯一正向研发发动机的车企" 的说法,作为深耕汽车行业多年的老司机,今天咱们就来扒开迷雾,聊聊中国车企在发动机研发领域的真实水平。

一、正向研发的定义与奇瑞的技术家底
首先必须明确,正向研发不是简单的 "自主生产",而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整机验证的全流程自主把控。奇瑞确实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标杆 —— 从 1999 年第一台发动机点火成功,到如今拥有 8 大全球研发中心、32000 余项专利的技术储备,奇瑞用 26 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追赶者到全球输出者的蜕变。

奇瑞是不是目前唯一正向研发发动机的中国车企?-有驾

其 ACTECO 系列发动机历经三代进化,1.6TGDI 机型热效率达 37.1%,混动专用发动机更是突破 41%。更值得关注的是,奇瑞发动机不仅自用,还累计出口 50 余万台到欧美市场,甚至跨界开发出航空发动机,这在自主品牌中绝无仅有。

二、中国车企的技术突围之路
但把奇瑞称作 "唯一" 显然有失公允。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堪称井喷:

吉利雷神混动系统
新一代雷神 EM-i 超级电混搭载的发动机热效率高达 46.5%,实测续航突破 2390 公里,百公里油耗仅 2.62L。其 11 合 1 电驱系统集成度全球领先,电机效率达 98.02%,彻底打破 "混动 = 动力弱" 的固有认知。

奇瑞是不是目前唯一正向研发发动机的中国车企?-有驾

比亚迪 DM-i 技术迭代
2025 款汉 L DM-i 搭载的第五代混动系统,发动机热效率 46.06%,配合 EHS 电混系统实现 3.8L/100km 的超低油耗,满油满电续航超 2100 公里。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 + DM-i 的组合,重新定义了插电混动的技术高度。

奇瑞是不是目前唯一正向研发发动机的中国车企?-有驾

长安蓝鲸动力矩阵
长安与东安动力联合开发的 WE20TG-AA 发动机平台,以极致热效率为目标,同步拓展 XEV/HEV/ICE 多谱系产品,2024 年研发投入达 151.58 亿元,展现出央企的技术底蕴。其蓝鲸 NE1.5T 发动机热效率 40%,已装机 CS75PLUS 等明星车型。

三、数据背后的行业真相
从行业数据看,2024 年比亚迪以 249.85 万台发动机产量居首,奇瑞、吉利紧随其后,前五大车企市场份额达 68.3%。这说明头部企业已形成技术集群效应:

热效率竞赛:主流厂商量产机型普遍突破 42%,潍柴柴油机热效率达 52.28%,接近国际顶尖水平

技术路线分化:传统燃油机通过米勒循环、VGT 涡轮等技术持续优化,混动系统向多挡 DHT 和超高热效率演进

产业链成熟:涡轮增压、高压共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 75%,无锡威孚、湖南天雁等企业打破外资垄断

奇瑞是不是目前唯一正向研发发动机的中国车企?-有驾

四、为什么会有 "唯一论" 的误解?
这种说法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

技术启蒙者身份:奇瑞 2002 年斥资 18 亿与 AVL 联合开发 ACTECO 发动机,是自主品牌首个完全正向研发的发动机系列,开创了技术自主的先河

出口标杆效应:奇瑞发动机出口量占自主品牌总出口量的 40%,尤其在欧美市场建立了 "中国芯" 的品质认知

赛事验证背书:c在 CCPC、环塔拉力赛等专业赛事中屡获冠军,用赛场成绩证明技术可靠性

奇瑞是不是目前唯一正向研发发动机的中国车企?-有驾

但随着吉利、比亚迪等企业的技术爆发,这种认知已明显滞后。2024 年混动专用发动机装机量同比增长 142%,预示着技术竞争已进入新维度。

中国汽车工业早已过了 "单点突破" 的阶段,奇瑞、吉利、比亚迪等企业在不同技术路线上的突破,共同构成了中国汽车的 "技术集团军"。从燃油机的热效率竞赛,到混动系统的全球领先,再到氢燃料发动机的前瞻布局,中国车企正用多元化的技术路径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下一个十年,或许我们该讨论的不再是 "谁是唯一",而是 "中国技术如何定义全球标准"。

奇瑞是不是目前唯一正向研发发动机的中国车企?-有驾

【互动话题】
你认为哪家中国车企的发动机技术最具颠覆性?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点赞最高的粉丝将获得最新款汽车模型!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