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加州工厂50岁技术员遭机器人重伤,医疗费破千万

你刷到过那种科幻片名场面吗?钢铁巨臂突然失控,人类在轰鸣中倒下,镜头一转,字幕浮现:“当机器不再听命于人。”
但这次,它不是电影。2023年7月,特斯拉加州工厂里,一名50岁的技术员彼得正协助拆卸一台Model 3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他蹲下身,手刚触到电机——机械臂毫无征兆地猛砸下来,力道相当于一辆SUV从三层楼高坠落。他当场昏迷,医疗费已破千万。

特斯拉加州工厂50岁技术员遭机器人重伤,医疗费破千万-有驾

听起来像“天网觉醒”?可真相没那么酷。

这台机器人不是AI自主决策,它甚至不会“思考”。它只是被拆解时,没按规程断电、没锁定关节、没挂警示牌——三个本该做的动作,少了一个,就成了致命缺口。就像你修电风扇前不拔插头,结果扇叶突然转起来割伤手。不是风扇成精了,是你忘了最基础的安全动作。

工业机器人安全手册第一条写着:“任何人不得在未确认断电状态下进入作业区。”
可现实中呢?赶工期、图省事、凭经验硬上。彼得的律师说,特斯拉曾为此类机器人专门制定新吊装规程——说明他们早知道风险。可制度写在纸上,没落在地上,就成了事故的伏笔。

我们总爱调侃“机器人造反”,刷到相关新闻时笑着转发:“人类末日开始了。”
可翻遍全球41起机器人致死案例,绝大多数不是机器作恶,而是人把安全当成了可选项。深圳展会上机器人撞伤观众,是操作员按错了键;株洲工厂焊钳夹死工人,是因为他没按急停就跨进围栏。机器只是按程序走,真正走神的是人。

特斯拉加州工厂50岁技术员遭机器人重伤,医疗费破千万-有驾

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机器失控,而是人心侥幸。

下次你在工厂、车间,或只是路过自动化产线,请记得:再智能的设备,也抵不过一次疏忽。安全规程不是 bureaucracy(官僚流程),它是用血写成的提醒。
如果可以,转发给那个总说“没事,我熟”就伸手进机器的朋友——有些习惯,值得被唠叨一辈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