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那些插突变道、突然刹车的小动作,每个司机都遇见过,说实话谁没在这种状况下捏把汗?其实开车这事啊,别光想着“能走起来就行”,真正厉害的是,怎么一直平平稳稳地跑下去。你以为只是手把方向盘,其实大部分时候是在提前琢磨,碰到啥状况怎么先避掉。这不是杞人忧天,老手都知道,碰见意外比你想的容易多了。
前头有人聊那个开车忠告,说啥是“教科书式防御”?看下来觉得,不就是用一些大家公认的小习惯把各种风险扼杀在萌芽里吗?比方经常盯着后视镜,别觉得麻烦,也不是谁喊你神经质,真的有时候能救命;还有时不时瞄几眼周边车辆,有的车莫名其妙就窜过来,给你添堵,人家压根不会提前打招呼。你自己要没预判,真撞上了,那就晚了。
讲真,老王上次碰见一辆车绿灯还没亮就在横穿,差点就擦上了,事后才明白,有时候不是你错,是你没多留心。而且呢,现在路上的新司机、外卖小哥、电瓶车,花样可多,全都指望别人让着自己。防御性驾驶这词,以前只在驾校老师嘴里听,现在越琢磨越有道理——安全不是靠别人规矩,得靠自个儿多当心。
话说回来,大部分所谓“老司机”的本事,其实很大程度都是“预测+躲避”。你看吧,遇到大货跟在旁边,谁心里都毛。但真懂开车的人会提前减速,把自己放到最安全的区域。不光是技术好,关键是脑子里一直有个备选方案,比如万一哪个车突然别到你前面,你是不是有足够距离刹住?
不少人开车几年了还觉得规矩是死的,只盯红绿灯,其他的一概不操心。可要真这样,撞一次都嫌多。防御性驾驶说白了,就是开车不光是向前看,还得左右上下全盘盯住,心里总有“万一要出问题咋办”的预案。之前有网友就分享,说在高峰期堵车,后排突然有小电驴斜插进来,幸亏他反应快,多留了半米空间,这才没被蹭上。
车技够不够,会不会打方向盘,固然重要。可要能一路无惊无险,更多靠脑子里的提早反应和规避。谁都能学基础,却不是每个人都养成了这些“小动作”。所以你说长久、安全、省钱地开车,到底靠啥?这道题,不仅有技巧,还有经验,也许还有点点运气。
如果你也遇到路上的奇葩,或者被什么危险躲过去,不妨讲讲你的故事。开车这事,没啥绝对;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回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