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欧洲车展,我都有种逛大型行为艺术现场的错觉。尤其看到曼恩这种浓眉大眼的重卡巨头,突然掏出来一台名叫TGE Coach的“豪华小巴”,就更确信了这一点。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台精装修、带户口、贴着雄狮标的大众Crafter。
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不装了,摊牌了”。
一个天天在工地上抡大锤、在高速上玩“公路列车”的肌肉猛男,突然有一天穿上了燕尾服,开始跟你聊下午茶的正确冲泡方式。你不会觉得他精致,你只会关心他的精神状态。曼恩的精神状态,就非常值得关心。因为当下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欧洲这种老钱遍地的地方,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在重卡那个血海里,大家已经杀疯了,今天你降价,明天我技术自爆,再不动动歪脑筋,搞点副业,怕是连裤衩都保不住。
所以,这台TGE Coach的诞生,压根就不是什么产品线的自然延伸,而是一次被迫的“渡劫”。主修的功法(造重卡)遇到了瓶颈,再练下去就要走火入魔,赶紧找个偏门的法术(搞轻型商用车)续续命。你以为它在造车?不,它在修仙。这台车,就是曼恩炼出来的一颗“续命丹”。什么“极致奢华与卓越性能”,都是丹药的说明书,主打一个“信则灵,不信滚”。
这颗丹药的药方,也特别简单粗暴。从大众母公司那里拿来Crafter的底盘和那套成熟到有点无聊的EA288柴油发动机,160匹马力,410牛米,配个爱信8AT。这套东西,就像是祖传的老偏方,吃不死人,但也别指望能原地飞升。曼恩要的就是这个“稳”,因为在续命的时候,最怕的就是瞎折腾。
但续命丹不能光有药效,还得有个好卖相。于是曼恩开始了自己的“魔改”。
首先,把那个平平无奇的侧滑门给废了,在副驾驶那边挖了个洞,装上电控门和台阶。这一刀下去,气质立马就变了。从一个拉货的工具车,瞬间变成了一个“移动的宫殿”入口。配上那个黑洞洞的隐私玻璃,外面的人根本看不见里面。这营造的是什么?是一种神秘感,一种“尔等凡人不得窥探”的阶级壁垒。这车要是开在路上,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怀疑地球文明是不是已经掌握了空间折叠技术,不然这么个小盒子里怎么能塞下另一个世界。
写到这里我得承认,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损。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商业世界不讲童-话,只讲活下去。
钻进车里,那种荒诞感就更强了。在极限操作下,这车里能塞进去16张“老板们的龙椅”。你没看错,是16张。2+1的布局,加上最后一排的联排沙发,把空间利用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这让我想起一个叫“压缩毛巾”的玩意儿,见水(钱)就膨胀。这车就是个移动的压缩毛巾,外面看平平无奇,一上车,好家伙,一个小型会议室。
我作为一个常年被塞在经济舱的中年人,看到这种设计是会流泪的。每个人头顶都有独立的阅读灯、空调出风口,车顶还有行李架。为了怕原车空调不够力,曼恩丧心病狂地在车顶又加了一台13kW的大空调,专门对着这16位老板吹。这服务精神,海底捞看了都得递根烟。所以别跟我扯什么工匠精神,这就是生意!纯纯的生意!
当然,最“典中典”的还得是那个所谓的“Next Level”驾驶舱。全液晶仪表盘,触摸大屏,多功能方向盘,武装到了牙齿。司机坐进去,手握方向盘,看着满眼的屏幕,怕是觉得自己不是司机,是即将出击的雷电法王。但这种自我感动是脆弱的。我一直坚信,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不在于特斯拉的实验室,而在于菜市场门口横冲直撞的老头乐。你车里的屏幕再大,代码再牛,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智能系统就只能沦为对方律师的呈堂证供。能过,就是能过。
说到这种小巴,我就想起小时候春游,坐的那种大金龙,车里一股汽油和晕车同学呕吐物的混合气味,那才是真实的人间。
那么,曼恩搞这么个“四不像”出来,到底图什么?
表面上看,是在动荡的经济环境下,用TGE这种更灵活的车型来当“现金奶牛”,稳定集团的收入。这话说得没错,很标准,很PR。但骨子里,这是一种品牌玄学的延续。曼恩这个牌子,和奔驰一样,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会买这台TGE Coach的人,他真的在乎这是不是大众换壳吗?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当他用这台车去机场接最重要的客户时,车头那个“MAN”的雄狮标,能替他把所有想说但又不好意思说的场面话,都给吼出来。
这是一种爱,一种很特别的爱。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所有的缺点,在你眼里都会自动合理化。
所以,这台车最终能不能帮曼恩渡劫成功?谁在乎呢。这事的本质是,当一个公司开始不务正业、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时,说明它要么是开窍了,要么就是真的被逼到墙角了。而对于能买得起这台车,只是为了拉着朋友们去打高尔夫的真·老板们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早就已经和交通工具本身无关了。
这台车的存在,就是为了告诉世界:你看,我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难以理解。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