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风云T11正式预售了,这事儿你会觉得很正常。毕竟新能源SUV竞争那么激烈,每个月好几款新品开售,预售就像阵阵风,吹得车市热闹。这个价格区间19.99到26.49万,算是冲着中大型SUV市场瞄准的。配置丰富得一点,几乎没有敷衍款式,豪华舒适方面都升了级。
我还是偏向看细节。比如220后驱的伯牙巨幕奢享版,售价19.99万,基础款能拿到20英寸轮毂,主驾还支持6向电调。这个价格基本落在几款竞品的中位线上——与比亚迪唐、蔚来的某些车型比,770匹左右动力(没细想过,可能数字稍有出入),算是实用派配置。里面那块30英寸的超大一体屏,实际操作体验好吗?我猜比普通车要棒一些吧,但关键还是得用。毕竟屏大,反应快,这面板也得处理好,不能拖沓。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车辆尺寸达5205×1998×1800mm,轴距达3120mm,空间还能保证六座布局,第二排零重力座椅支持14向调节,想躺平都行。这才是真正面向家庭用户的设计——价格上一旦上到20多万,用户就会比较讲价。我这个玩法也是有点套路,厂家其实也明白人都怕贵,所以会不断降价或者添加更多配置。
回到动力,风云T11搭载1.5T增程系统,纯电续航超220公里,整个混动续航还可跑到1400公里——你说这数字是夸张还是实在?我觉得应该是体感,加油站附近的出行还是很实用的,毕竟纯电续航那一点点,不能解决的家庭用户,增程系统就变得很重要。
说到油耗,WLTC下最低6.1L/100km,挺正常的。支持快速充电,19分钟充满一半电,日常快充用起来挺舒服。安全配置也没得说,11个安全气囊配齐,双腔远端气囊那款,还配备副驾跃屏气囊——我还记得一个修理工告诉我安全气囊多了,保险系数提升不少,但实际家用,这个配置或许会推高价格,还是得看需求。
我其实挺好奇那些豪华版的配置,比如全系标配的30英寸屏+17.3英寸后排娱乐,搭载AI大模型驱动的语音助手。你们觉得能用多久?我觉得手机似乎还要跟车统筹好用,对于新科技,我总担心用着用着就不灵了,反应速度慢点总会感觉不爽。
临场我去调研了个故事。有个朋友刚刚买了个顶配,他说:我去试驾它,激光雷达那块,城市NOA比预期要顺滑些,起码不用一遍遍提醒自己注意车距。反正他们体验下来,觉得性价比还可以,虽然比同价位里遥遥领先的品牌还少一些花哨。
对比那些同级车,比如说广汽传祺的GS8、比亚迪汉DM,差异化明显。传祺在空间和乘坐体验上很有人情味,但配置稍微刮擦一下就没那么豪华;而比亚迪汉虽然续航强,但内饰的科技感感觉得不到质感。而风云T11正试图找平衡,兼顾家庭空间、科技配置这些实际用处,而非纯粹炫耀。
讲点细节,我注意到风云T11的第三排座椅也开始支持加热功能这事——这会不会让人觉得多此一举?可能,但家庭旅行用个座椅加热,还是挺贴心的。设计师可能想:‘多点温暖,能多卖点,起码比以往家用SUV更走心’。
市场上还能接受这种价格的用户,究竟占多少?我觉得,可能还是刚需+刚好会花钱的一批人。尤其那些平常自驾接送孩子、偶尔全家出游,买辆靠谱的SUV,留一手钱袋子。
(这段先按下不表)对了,还有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风云T11的车身线条挺硬朗。动力图上也很均衡,能看到一点肌肉感。是不是有点像某国产旗舰SUV的味道?说到这个我还在想:厂商是不是刻意学了点那些看着大气的设计元素?毕竟车身线条这块,没太用心看的人可能都觉得还挺符合家庭用车的标准。
问一下你们:谁心里还在琢磨这价位到底值不值?真要我说,买不买,得看用车场景。像我身边朋友,家里两个孩子,空间和安全才是第一位,配置娱乐反而第二轮。不知道你们觉得,这车的价格战战术是否真能达到目标?未来它能保持用户黏性吗?这些,都是我一直在琢磨的问题。
临了,有个点我还没想清楚:风云T11的养车成本到底是便宜还是坑?比起一线豪华品牌的销售价格和维护不一样,但保养的时候,材料和件会不会比预期的更贵?这个没数据支撑,只是一种感觉。你们有啥评价,消息我都愿意听。
算算,假设百公里油耗6.1L,7元,油费大概是42元。每年跑1万公里,油费差不多4200,一辆车的能耗成本其实不算低。加上保值率(我猜8成左右吧,三年后)——打个比方,买车时花的19万到26万,三年后剩下的价值,差不多还能值个13万左右。这个估算纯粹烂大街手算,大家不用太当真。
你觉得,车内那些智能科技用得多不多?我觉得用一次就够爆炸了,别每次开车都被它捣乱。比如语音识别,能不能MAX用到不用动手才叫舒服?(这段有点跑题,但心里话)单纯为了高科技配置,也不一定就对家庭用户友好。
风云T11这些配置,看得出它的用心和功夫。到底市场认不认?谁知道呢。你觉得,到底哪个配置会最难用或最实用呢?我倒是挺期待后续体验的。
其实我就是个凡人,买车除了价格、空间、科技,最在意的还是开起来顺不顺。你们觉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