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技工汉斯把胸牌狠狠摔在奥迪CEO照片上,金属边角在德国英戈尔施塔特工厂的地面砸出刺耳声响。 他身后,布鲁塞尔工厂最后一盏流水线灯熄灭,这座运转28年的欧洲汽车圣地正式关闭。 同一时刻,中国深圳的比亚迪展厅挤满欧洲参观者,销售指着新款车型笑道:“当德国人逃往北美时,我们在他们后院建了第八个基地。 ”
奥迪刚公布的财报让整个行业倒吸冷气: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46亿欧元,同比暴跌37.5%。 营业利润更是缩水45.2%,近乎腰斩。 美国关税是直接凶手,4月起对欧盟进口车征收25%关税(后降至15%),仅此一项就让奥迪损失6亿欧元,占利润总额的55%。 财务总监里特斯贝格承认,这些成本至今没敢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中国市场的溃败更让奥迪窒息。 去年在华销量64.94万辆,同比跌10%;今年上半年继续下滑10.2%。 最致命的是电动车阵地失守:纯电车型只卖出7897辆,暴跌23.5%。 而中国30万元以上高端电动车销量暴涨210%,比亚迪仰望U8单月订单破万,直接把奥迪Q7逼进降价深渊。
“要么去美国,要么等死! ”狼堡总部的咆哮声中,46亿美元豪赌启动。 奥迪选定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要在荒地上建年产20万辆的电动车工厂。 诱惑赤裸裸:躲开关税,每辆车还能拿7500美元补贴。 大众CEO布鲁姆攥着谈判文件,坚信能让奥迪在美销量翻倍。
代价同样血腥。 布鲁塞尔工厂关停,7500名员工被买断或提前退休。 德国工会主席约尔格带工人包围总部,举着“背叛者”标语怒吼:“去美国可以,先签德国岗位保障协议! ”奥迪被迫承诺:2033年前不裁本土生产岗,但行政和研发岗的7500人必须走。
产业链撕裂更触目惊心。 为满足美国补贴条件,奥迪必须用本土电池,这将抛弃300家欧洲供应商。 德国金属工会警告:五万个岗位危在旦夕。 而美国工厂还面临12万汽车技工缺口,招聘启事挂了三个月,应聘者寥寥无几,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拧螺丝。
中国车企的碾压式进攻让奥迪无路可退。 比亚迪海豹06在欧洲比大众ID.7便宜8000欧元,续航反多100公里;宝马奔驰在华销量分别暴跌15.5%和20%。 连奥迪铁粉都动摇,杭州的王先生坦言:“要不是等Q6 e-tron,我早买蔚来了。 ”
德国汽车工业的黄昏正在降临。 宝马、奔驰净利润分别暴跌84%和54%,大众现金流从71亿欧元缩水至33亿。 欧盟新规更如绞索:今年起车企必须有20%销量来自电动车,否则罚款160亿欧元。 但欧盟电动车渗透率仅13%,充电桩建设滞后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中国军团却已在欧洲插旗。 比亚迪西班牙单月销量是特斯拉三倍;奇瑞巴塞罗那工厂全线投产;长安汽车正横扫欧洲选址。宁德时代北美工厂距奥迪新厂仅30英里,未来每辆“美国制造”的奥迪,心脏仍是中国电池。
布鲁塞尔工厂的红色停产按钮按下时,奥迪工程师克劳斯在查塔努加荒地上抓起一把红土:“这里浸透了46亿赌注。 ”公路上一辆辆比亚迪运输车呼啸而过,车标在阳光下刺得他睁不开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