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总算想通了:不仅升级了大容量电池,还用上了一体化压铸技术——小欧聊车

比亚迪最近干了两件大事,一个是给自家的插混车换上了大电池,另一个是总算开始用一体化压铸技术了。

这事要是放前几年,比亚迪车主估计会觉得多此一举,毕竟省油就够厉害了。

但是现在市场不一样了,只靠省油这一招,已经没那么好使了。

比亚迪总算想通了:不仅升级了大容量电池,还用上了一体化压铸技术——小欧聊车-有驾

以前人们买比亚迪的DM-i,看中的就是油耗特别低,一箱油能跑老远,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至于纯电能跑多远,好像没那么重要。

大部分车也就75公里左右,好一点的能到100公里,想开个200公里纯电,那得买最贵的旗舰车才行。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样就够了,上下班开开,每天充个电也方便。

可谁知道,风向变得这么快。

其他车厂开始下血本,动不动就上66kWh的大电池,还有比这更猛的。

比如智己搞了个什么“行星”技术,纯电一下子能跑450多公里,这个数字一出来,比亚e迪那点续航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比亚迪总算想通了:不仅升级了大容量电池,还用上了一体化压铸技术——小欧聊车-有驾

后来别克、小鹏也跟着上,都弄了大电池的增程版,插混车市场突然就变成了谁电池大谁有理的局面。

这事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动力电池变便宜了,以前觉得贵舍不得用的东西,现在大家都能用上了。

特别是对于在城里开车的人,买插混车就是想尽量用电,少用油。

电池大了,就不用天天充电,平时上下班基本可以跟加油站说再见了,这种纯电开车的体验,吸引力真的很大。

比亚迪虽然卖得还是最好,但压力也来了,别人都在拿大电池说事,你总不能一直假装没看见。

还好,比亚迪也想明白了。

从去年起,大电池这事就已经安排上了。

就说最近刚知道的2026款海豹07 DM-i,电池一换,纯电续航立马提高到135公里和230公里两个版本。

比亚迪总算想通了:不仅升级了大容量电池,还用上了一体化压铸技术——小欧聊车-有驾

意思很清楚:你们不是说我续航短吗?

我给你们加上,加到你们说好为止。

但是新问题也来了,电池加大了,车也变重了。

比亚迪的车本来就不轻,有些旗舰车型快到3吨了,这重量都赶上一辆小货车了。

车一重,轮胎受不了,开起来也不那么灵活,好不容易多出来的续航,又被这个大体重给拖累了不少。

虽然比亚迪有易三方这种好技术能帮忙,但车子本身要是能轻一点,效果肯定会更好。

这时候,一体化压铸这个技术就派上用场了。

比亚迪总算想通了:不仅升级了大容量电池,还用上了一体化压铸技术——小欧聊车-有驾

说来也巧,这技术在行内都流行好几年了,比亚迪之前一直没动静。

直到2025年9月,他们那个9000吨的压铸机才开始工作。

这一下就把以前需要74块钢板焊在一起的后地板,变成了一整个铝块,零件少了,重量直接轻了150公斤。

整辆车算下来,减掉100到200公斤是没问题的。

这么一弄,好处还不只是减重。

生产成本也低了,拼接的地方少了,车身反而更结实了,安全性也提高了。

当然,很多人担心的维修问题也确实有,这种一体压铸件要是撞坏了,修起来肯定贵。

但话说回来,能撞到这个地方的事故,肯定小不了,反正有保险公司在,大多数人也就没那么担心了。

比亚迪总算想通了:不仅升级了大容量电池,还用上了一体化压铸技术——小欧聊车-有驾

现在再看比亚迪的这套操作,确实挺聪明的。

一边用大电池满足大家想要长续航的需求,一边用一体化压铸给车身“减肥”,正好解决了电池变大车变重的问题。

一个加重量,一个减重量,两件事合在一起,问题就解决了。

新能源车这个行业,变化实在太快了。

就算是比亚迪这种卖得最好的大厂,也得随时注意市场的变化,跟着调整自己的步子。

以前靠着DM-i技术打天下,现在发现有不足的地方,就立刻动手改进。

这种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态度,还是挺不错的。

补上了纯电续航和车身重量这两个短板,比亚迪的车竞争力又强了不少。

你问我这次比亚迪做得怎么样?

我觉得市场很快就会告诉我们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