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300的越野梦,被堵死在晚高峰环线
那天环线堵得发紫,旁边慢悠悠挪过来一辆坦克300。我坐在轿车里得仰着脖子看它,大轮胎高底盘,车身上每道线条都在叫嚣“老子要去荒野撒野”。可它现在正卡在车流里,像个穿着始祖鸟冲锋衣挤地铁的壮汉,憋屈得让人心疼。
就在半年前,我还在4S店对着这车流口水,连穿越羌塘的路线都规划好了。销售指着车顶行李架说能装下整个星空,我差点当场刷定金。结果你猜怎么着?我上周遇到的车主老王,后备箱里装的不是防滑链和脱困板,而是公司发的宣传展架和孩子没来得及送的舞蹈服。
“百公里十五个油,”老王摇下车窗跟我吐槽,“我媳妇现在管它叫移动的加油站。”他当初也是被越野视频忽悠下定的,结果提车八个月最野的路是小区门口那个塌了半边的马路牙子。
有个更扎心的真相:我们买的不是车,是那个想象中的自己。那个能抛下KPI、说走就走的自己。可惜这个自己每年只能活七天,剩下的358天都在为这份幻想买单——忍受高油耗、难停车、过弯像开船。
我舅舅倒是人间清醒。他开了八年普拉多穿越过沙漠,现在换了辆深蓝G318。你猜为什么?就为车顶那盏能在夜钓时照亮整个湖面的探照灯。“到了这个年纪,才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所有车企都在卷谁的通过性更强、谁的爬坡角度更大时,他们可能忘了问:我们一年有几天真的需要这些?当方盒子成为都市青年的精神图腾,到底是我们驯服了野性,还是被消费主义驯化了想象?
#高校学习力挑战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