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日产8月份全球销量涨了2.8%,中国市场涨了19.4%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日系雄风重振”,而是“ICU里的老哥突然自己翻了个身”。家属看了可能激动得不行,觉得有救了,马上要出院了。但医生心里门儿清,这叫肌体应激反应,下一秒可能就得准备电击了,根本不是什么王者归来,这叫回光返照。
日产这波操作,属于是临终关怀做得好,不能真当成修仙渡劫成功了。什么叫“一扫颓势”?咱们得讲点基本法。你中国市场销量5.9万辆,同比增长19.4%,听着挺唬人,数字游戏玩得666。但问题是,这个绝对值,隔壁比亚迪听了都想笑,可能还不够人家一个车型的零头。这就好比一个修仙小说里的炮灰,苦练三十年,终于从练气一层突破到了练气二层,自己激动得不行,结果出门一看,主角已经元婴大圆满,一根手指头就能把他按在地上摩擦。你这点增长,在现在这个已经打成道诡异仙的中国车市,有什么意义?
更要命的是,日产在中国产量涨了36.4%,这说明什么?说明生产线开足马力了。然后呢?生产线上下来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轩逸、天籁、逍客。我的天,这不就是4G时代,你突然跳出来大声宣布,自己修好了诺基亚的生产线,生产出来的手机还能砸核桃,就问你怕不怕?兄弟,时代变了。现在是掀桌子的时候,你还在那小心翼翼地擦桌子,甚至还想给桌子贴个膜,你觉得你这手艺还有人欣赏吗?人家现在玩的都是闪电战,最好的防守是直接把整个餐厅都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
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好几年天籁的中年人,我必须承认,日产的“大沙发”名不虚传,舒服,省心,开着像船,让你四大皆空,提前进入退休生活。但问题是,这套逻辑是燃油车时代的逻辑,是存量市场的逻辑。那时候大家比的是谁更舒服,谁更省油,谁更皮实。现在呢?现在大家比的是谁更颠,谁更疯,谁疯得更有想象力。今天你敢800V,明天我就敢固态电池;今天你彩电冰箱大沙发,明天我就给你车里塞个任意门。讲真,我楼下那个天天练字的王大爷,字写得是真好,可惜现在没人用毛笔写报告了。日产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个写字写得最好的王大爷,他悟了,但悟晚了。
所以你看,日产在美国市场涨了12.7%,卖了8万多台,好像还不错。但在日本本土跌了22.2%,欧洲跌了13.6%。这说明什么?说明在那些汽车市场还没那么“卷”,还停留在“车就是个工具”的认知阶段的地方,日产这套老手艺,这套压缩毛巾一样的技术储备,还能混口饭吃。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蛊”,所有车企都在这里养蛊,三体人看了都要被气活的地方,你那套东西就是降维打击的对象。
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里?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智能座舱的未来在哪里?不在那些花里胡哨的大屏,在于你能不能让用户在堵车的时候,用语音控制车机下单一杯瑞幸,还能精准送到车窗外。日产说要搞本土化,要跟中国科技公司合作。是是是,这话说得特别对,就像每次考试倒数第一的同学都说自己下学期一定好好学习一样。问题是,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你以为现在是考试,错了,现在是饥饿游戏,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太刻薄了。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个大型荒诞剧,我不说得狠一点,都对不起这帮演员的卖力演出。日产不是在修复它的供应链,它是在给自己那根已经老化的输血管做搭桥手术,希望能多喘几口气。但赛道已经变了,空气里都是电的味道,你一个靠汽油呼吸的,再怎么搭桥,吸进去的也是慢性毒药。
所以日产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是搞个什么史诗级的新能源技术吗?是发布一款比特斯拉更科幻的电动车吗?不。我告诉你,最有效的手段,是把轩逸降到5万块,天籁降到10万块,用自己最后的品牌价值和生产线优势,发动自爆式攻击。我不活了,你们这帮新势力也别想赚钱。把水搅浑,把桌子掀了,把所有人都拉到泥潭里打滚,这才是黑暗森林里唯一的生路。因为打不过你,就加入你,然后用价格把你搞死,这才是这个癫狂时代的唯一真理。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