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牙膏?不存在!2026款宋L、宋Pro、秦L DM-i车型亮相,诚意十足

挤牙膏?不存在!2026款宋L、宋Pro、秦L DM-i车型亮相,诚意十足-有驾

“2毛钱一公里?比亚迪这次玩真的!”

挤牙膏?不存在!2026款宋L、宋Pro、秦L DM-i车型亮相,诚意十足-有驾

你没看错,2026款秦L DM-i实测油耗直接干到2.4L/100km,算下来每公里油费不到两毛钱。更夸张的是,满油满电能跑2148公里,加一次油能从北京开到广州!但网友炸锅了:“续航2000+公里有啥用?纯电续航卡在130km,比亚迪是不是太保守了?”一边是逆天油耗,一边是用户吐槽“电量不够爽”,这次改款到底是诚意还是套路?

王朝网路天在发布会上甩出一堆硬货:宋L DM-i、宋Pro DM-i、秦L DM-i三款新车集体升级。最狠的是油耗,老款宋L DM-i百公里3.9L,新款直接压到3.4L;秦L DM-i更离谱,官方数据2.79L,OTA升级后能降到2.6L,实测甚至跑出2.4L。按现在油价算,一公里成本真就两毛钱,比坐公交还便宜。

挤牙膏?不存在!2026款宋L、宋Pro、秦L DM-i车型亮相,诚意十足-有驾

续航方面,秦L DM-i电池从15.87kWh扩容到20.79kWh,CLTC纯电续航拉到13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2148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广州不加油。宋Pro DM-i新增133km版本,一周一充能跑1508公里。但老车主们不买账:“DM-i车主谁还天天加油?纯电续航为啥不冲到200km以上?”

宋L DM-i直接砍掉75km入门版,上了130km和200km两个版本。全系标配云辇-C智能阻尼系统,190km/h爆胎都能稳如老狗。电子怀挡、半隐藏门把手安排上,顶配还多了智能冷暖冰箱和座椅按摩。价格倒是挺香,130KM版13.98万起,200KM顶配15.68万。

宋Pro DM-i新增冰珀青车色,前脸加了主动闭合格栅,油耗从3.2L继续往下卷。悬架升级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高配也有云辇-C和座椅按摩。最狠的是价格,133KM入门版超级置换价9.98万,比同级燃油车还便宜。

挤牙膏?不存在!2026款宋L、宋Pro、秦L DM-i车型亮相,诚意十足-有驾

秦L DM-i换上汉同款未央灰车色,顶配新增云辇-C。价格杀到9.68万起,第五代DM技术和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直接下放10万级市场。但用户纠结的点很真实:“电池大了5度电,纯电续航才多30km?不如直接给个200km版本!”

配置升级确实猛:云辇-C、TBC爆胎控制、电子怀挡全是标配。宋L DM-i的200km版本配冰箱+按摩,宋Pro DM-i的无麦K歌能当移动包厢。但评论区清一色吐槽:“冰箱按摩不如多50km纯电续航”“DM-i车主加油频率比换手机还低”。

价格层面,比亚迪这次刀法精准。宋Pro DM-i杀进10万内,秦L DM-i卡住9万级,宋L DM-i顶配不到16万。对比老款,加量还降价,但用户想要的是“纯电续航翻倍”而非“油耗再降0.5L”。

挤牙膏?不存在!2026款宋L、宋Pro、秦L DM-i车型亮相,诚意十足-有驾

实测数据暴露一个真相:秦L DM-i跑出2.4L油耗时,脚法堪比职业司机。普通用户日常开2.6-2.8L更现实,但即便如此,也比同级插混省一半油。宋Pro DM-i的1508km续航,按每天通勤40km算,确实能做到“一月一箱油”。

争议最大的还是策略:比亚迪死磕油耗和油电综合续航,却对纯电续航“挤牙膏”。DM-i车主反馈,90%市区用电,一年加油不到五次。如果纯电续航提到200km+,加油频率还能再砍半。

三款车的升级点很统一:降油耗、拉续航、堆舒适配置。宋L DM-i强化“家用全能”,宋Pro DM-i主打“省油王”,秦L DM-i定位“过日子神车”。但用户显然想要更多——比如纯电续航向EV车型看齐。

挤牙膏?不存在!2026款宋L、宋Pro、秦L DM-i车型亮相,诚意十足-有驾

数据不会骗人:秦L DM-i油箱容积未公布,但2148km续航意味着至少能装50L油。宋Pro DM-i的1508km续航,按3.2L油耗反推,油箱约48L。省油的代价,是背着大半箱油跑长途。

配置下放堪称良心:10万级的秦L DM-i给到云辇-C,宋Pro DM-i入门版就有独立悬架。对比合资品牌,国产车在堆料上从不手软。但用户更在意“电量自由”——毕竟充电比加油便宜太多。

发布会上没提的一点:DM-i系统充电功率依旧没升级。130km版本充满仍需3小时左右,快充桩利用率上不去。如果配上高压快充,纯电续航短板就能被部分抵消。

挤牙膏?不存在!2026款宋L、宋Pro、秦L DM-i车型亮相,诚意十足-有驾

用户真实场景很明确:市区通勤用电,长途用油。但现款DM-i的纯电续航,刚好卡在“一天一充”和“两天一充”之间。若提升到200km,充电频率直接减半,用户体验会质变。

价格锚定玩得溜:宋L DM-i 200KM版比130KM版贵7000元,多70km续航+冰箱按摩。这差价看似值,但隔壁竞品已做到200km续航标配。比亚迪的“精准刀法”,这次有点跟不上需求。

技术层面,第五代DM系统热效率再创新高,但电池能量密度进步不明显。20.79kWh电池跑130km,折算下来每度电跑6.25km,和竞品差距不大。用户期待的“电池黑科技”,这次没出现。

挤牙膏?不存在!2026款宋L、宋Pro、秦L DM-i车型亮相,诚意十足-有驾

安全配置倒是拉满:全系TBC爆胎控制+云辇-C,宋L DM-i能扛住190km/h爆胎。但对家庭用户来说,市区60km/h稳如泰山比极速爆胎控制更实用。

车机系统没大改,依旧是DiLink生态。无麦K歌这类功能,年轻人叫好,中年用户无感。DM-i核心群体的真实诉求很简单:更长的纯电续航,更快的充电速度。

冰珀青、未央灰这些新配色,瞄准年轻消费者。但DM-i车主画像显示,35-45岁家庭用户占比超60%。他们更关心“续航扎实”而非“车色吸睛”。

挤牙膏?不存在!2026款宋L、宋Pro、秦L DM-i车型亮相,诚意十足-有驾

发布会上路天反复强调“油电协同”,但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很清晰:DM-i车主的加油频率,普遍低于厂家预期。纯电续航的优先级,或许该重新评估了。

三款车的定价策略透露关键信息:比亚迪要用DM-i血洗10-15万市场。秦L DM-i卡9万,宋Pro DM-i守10万,宋L DM-i攻15万,合资燃油车的噩梦来了。

用户反馈的两极分化很有意思:油耗党狂喜“2毛一公里真香”,纯电党吐槽“130km续航不够打”。DM-i技术的两面性,在这次改款中暴露无遗。

挤牙膏?不存在!2026款宋L、宋Pro、秦L DM-i车型亮相,诚意十足-有驾

最戏剧性的是实测数据:媒体开着秦L DM-i跑出2.4L油耗时,空调开24度、载重200kg。但日常拥堵路段,电量耗尽后油耗普遍回升到3.5-4L。极致数据与现实场景的落差,成了新争议点。

配置单上看不到的细节:宋Pro DM-i的133km版本,电池能量约18kWh。按比亚迪磷酸铁锂包每度电成本600元算,电池成本约1.08万。若增加到26kWh实现200km续航,成本只多4800元,但定价空间能上浮1万+。

老车主最酸的还是OTA升级:2026款秦L DM-i能把80km老款油耗OTA到2.6L,说明算法优化空间很大。但电池容量和纯电续航,终究没法靠软件升级。

DM-i用户的真实日常:家里有桩的,每月电费不到100元;没私桩的,抢公共桩时总后悔“当初该买EV版”。这次改款在“省油”和“省电”之间,明显选择了前者。

销售终端反馈更直接:客户问得最多的是“纯电续航能不能再长点”,而非“油耗能不能再低0.1L”。DM-i技术的长板,正在变成用户期待的天花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