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曾骂增程“脱裤子放P”,大众新车却用同款技术,为啥?

咱今天就来扒一扒这出“变脸”大戏!

车圈这池水,深浅难测,变化比天气还快。

早几年,一些车企大佬对增程技术嗤之以鼻,仿佛那是什么碰都不能碰的脏东西。

就说某大众高层,当年放的狠话,现在听来都替他脸红。

真香!曾骂增程“脱裤子放P”,大众新车却用同款技术,为啥?-有驾

什么“多此一举”,什么“最不靠谱的方案”,说得那叫一个斩钉截铁,恨不得把增程车打入冷宫。

还有长城那位,更绝,直接撂下一句“绝不碰增程”。

可这才几年?

风向说变就变!

2025年上海车展,嚯!

上汽大众展台上,一台增程式SUV亮堂堂地摆在那儿,六座布局,明摆着是冲着理想L8去的!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还有一款五座增程,直接叫板理想L6。

这…这…这不是明摆着自己打脸吗?

当初最看不上的,现在学得比谁都快!

长城也好不到哪儿去,嘴上说着不沾,行动却很诚实。

魏牌摩卡DHT-PHEV,说白了,不就是悄悄地塞了个增程系统进去嘛!

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世事难料!

要说这事儿,颇有几分玩味。

当初这些大佬们,干嘛非得跟增程较劲?

真香!曾骂增程“脱裤子放P”,大众新车却用同款技术,为啥?-有驾

他们真不了解增程的优势?

恐怕未必!

这背后,门道可深着呢。

先说说这“技术傲慢”。

这些老牌车企,尤其是欧洲那些,骨子里就带着一股“纯电至上”的劲儿。

他们笃定纯电动才是汽车的未来,增程这种“过渡方案”,是对纯电信仰的亵渎。

这就像《礼记·大学》里讲的“正心诚意”,他们认为纯电才是“正”,增程是“邪”,容不得半点妥协。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欧洲的用车环境,跟咱国内的情况压根儿是两码事。

人家地方小,充电桩多,平均一天跑个三五十公里就差不多了。

纯电车在那儿,当然够用。

可咱们中国呢?

幅员辽阔,就说这春节回家,开纯电车,那叫一个煎熬!

服务区排队充电,耗时耗力,简直是人在囧途。

真香!曾骂增程“脱裤子放P”,大众新车却用同款技术,为啥?-有驾

更别提到了北方寒冬,续航直接打对折,原本能跑五百公里的,给你砍掉一半,半路趴窝,那滋味,谁体验过谁知道!

所以,增程车在中国,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电量告急?

加点油就能继续跑,彻底摆脱“里程焦虑”。

再算算这“成本账”。

纯电车,最烧钱的就是动力电池。

一套百度的电池包,动辄十几万。

增程车呢?

电池容量小得多,四十度电勉强够用,成本直接省一半!

省下的钱干嘛?

当然是提升配置了!

什么舒适座椅、娱乐系统,一股脑儿安排上!

你还别说,咱老百姓,就喜欢这些实在的!

大空间、高配置、没有里程困扰,这才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好车。

真香!曾骂增程“脱裤子放P”,大众新车却用同款技术,为啥?-有驾

因此,当初这些大佬们贬低增程,其实也有他们的小心思。

一方面,为了维护他们心中的“技术高地”,另一方面,也想给自家的纯电车型站台。

不过,市场说了算。

2024年,国内增程车销量猛增84%,突破120万辆!

理想靠着增程技术,一年卖出50万台,赛力斯问界销量翻了几番,甚至连零跑这样的二线品牌,都靠增程实现了逆袭。

这下,那些大佬们可坐不住了。

特别是大众,去年上汽大众120万的总销量里,新能源车型只占14.3万辆,市场渗透率惨不忍睹。

ID系列车型在国内卖不动,眼瞅着就要被新势力们按在地上摩擦了,这时候,增程就成了救命稻草。

所以,我们看到,大众也开始搞增程了,长城也偷偷摸摸地搞起了增程。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市场这杆秤面前,所谓的“技术傲慢”,所谓的“信仰”,都得让路。

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这事儿,多少带着点黑色幽默。

曾经对增程不屑一顾的人,现在却成了增程的忠实拥趸。

真香!曾骂增程“脱裤子放P”,大众新车却用同款技术,为啥?-有驾

这就像《孟子》里说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当初的初心呢?

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证明了国内汽车市场的活力和包容性。

只要能满足消费者,无论是高精尖的纯电,还是更务实的增程,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所以,车企们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顾客是上帝,他们的选择,决定了市场的走向。

这次“真香”事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为什么当初被贬低的技术,现在却成了“香饽饽”?

为什么欧洲车企推崇的纯电路线,在国内却遭遇了滑铁卢?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对咱们老百姓来说,买车是为了方便生活,为了提升生活品质。

如果一款车能让你摆脱续航焦虑,能让你享受舒适的驾乘,能满足你对空间和配置的需求,那它就是一款好车。

至于它是纯电还是增程,重要吗?

当然,我并非否定纯电的价值。

纯电车在环保方面,优势明显。

但在充电桩普及率还不高的情况下,增程车无疑更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

因此,车企们应该多听听消费者的声音,多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别总想着“教育”用户,而要思考如何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贴心的服务。

说了这么多,各位对增程车怎么看?

是真香,还是权宜之计?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