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瑶光C-DM寰球版要上了,这事儿有意思了。
之前总说国产车出海,都是拿便宜换市场,跟在国内打价格战一个路数,主打一个薄利多销,交个朋友。结果星途这个瑶光C-DM,上来就把桌子掀了。在欧洲卖40多万人民币,这个价格,你让BBA听了都得愣一下,然后默默点根烟,开始怀疑人生是不是有什么不对。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奇瑞这是不装了,摊牌了。与其在家里跟一群卷王卷生卷死,不如直接去对面高地开大,把战线推到了别人老家。
这不是卖车,这是在搞闪电战,更像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就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份40万级的底气,不是PPT上吹出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在欧洲市场打出来的金钟罩铁布衫。你想想那个场景,欧洲,汽车工业的发源地,老牌列强林立,消费者一个个都跟人精似的。你一个中国品牌,中型SUV,想卖40万?凭什么?凭你头铁吗?星途的答案是,对,就凭我头铁,而且我这铁里,还掺了点玄学。
什么44.5%热效率的发动机,什么无级超级电混DHT,什么零百加速7.4秒。讲真,这些参数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串意义不明的咒语。我作为一个俗人,我只关心一件事,这车开起来爽不爽,坐进去晕不晕,一脚油门下去能不能让旁边的大众司机怀疑自己的车是不是没油了。而欧洲市场的销量,尤其是蝉联几个国家细分市场的冠军,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最好回答。它在告诉全世界,这串咒语,真的能召唤出神龙。
这才是最骚的地方。奇瑞这一招确实是开窍了,悟了。在国内,你技术再牛,参数再高,最后都得被价格战的绞肉机碾成渣。比亚迪掀完桌子,小米连蜡烛都没放过。大家比的不是谁更好,而是谁更不要命。但在国外,尤其是在欧洲这种成熟市场,品牌和品质的权重被无限放大。你能在那里把价格打上去,并且站稳脚跟,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强的品牌背书。这叫什么?这叫“出口转内销”的终极形态,镀金,不,是直接把自己炼成了纯金。
这就好比一个修仙者,在新手村卷不动了,打个小怪都得排队。他怎么办?他直接开个任意门去了高级地图,跟一群大BOSS过了几招,虽然没打赢,但活下来了,还顺手抢了几件神装。然后他再回到新手村,你猜新手村的玩家会怎么看他?那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浑身都散发着强者的光芒。瑶光C-DE现在就是这个状态,带着一身“欧服宗师”的光环回国。
这时候你再看它的配置,1400+公里的综合续航,120公里的纯电续航,好像就没那么简单了。这不是续航,这是对理想和问界这些“冰箱彩电大沙发”流派的降维打击。人家在跟你聊生活方式的时候,瑶光默默掏出了自己在欧洲的成绩单,上面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写着“我,能打”。这就很恐怖了,一个技术宅突然学会了打架,还拿了世界冠军。
讲真,我一直觉得欧洲那些石板路对车的悬挂是种酷刑,比国内的减速带还狠。能在那种地方让消费者满意的车,底盘调校的功力绝对是压缩毛巾级别的,看着不大,泡水里能给你变出一条浴巾来。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卖车比作成仙渡劫,可能有点魔幻过头了。但你再想想,这年头的车圈,哪个不比修仙小说魔幻?前一秒还在发布会上喊着“遥遥领先”,后一秒就被友商背刺得“遥遥欲坠”。大家都在赌,赌技术路线,赌市场风向,赌消费者下一秒会为什么东西掏钱。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豪赌,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奇瑞选择把瑶光送出去赌,而且赌赢了。现在它把这个赢回来的“品质”,带回国内。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叙事闭环。过去,我们相信BBA,是因为它们有百年历史,有全球市场的检验。现在,瑶光C-DM寰球版在做的,是把这个逻辑复制一遍。它告诉你,我不仅通过了中国的考试,我还拿了欧洲联考的状元。
所以,当瑶光C-DM寰球版上市的时候,它的定价策略就变得非常微妙。它不能太贵,因为国内是血海;它也不能太便宜,因为那样就对不起它在欧洲卖40万的身价。这就像一个在国外拿了高薪的海归,回国找工作,薪资要低了觉得委屈,要高了怕没人要。
但能过,就是能过。
最终,所有这些眼花缭乱的技术、故事、营销,都指向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当一个产品能在最挑剔的市场,用不便宜的价格证明自己时,它的价值就不再需要过多的解释。它本身,就成了一种解释。回来再卖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就问你动不动心?动心了,你就输了,因为你已经被他的故事套路了。但这帮人是真的疯了!这种套路,我喜欢。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