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试驾闹剧:大学生闯红灯拒罚款,网友扒皮后秒删控诉

标题:小米SU7试驾闹剧:大学生闯红灯拒罚款,网友扒皮后秒删控诉

最近车圈又出幺蛾子了。杭州某4S店来了位大学生试驾小米SU7,结果倒好车闯红灯被拍,销售主动帮忙处理违章他都不干,200块罚款宁可报警也不掏钱。警察到场一看监控,好家伙全责!转头他却在小红书控诉品牌,结果被现场网友扒得底裤都不剩,最后删评拉黑玩碰瓷,活脱脱上演了一出“我穷我有理”的荒诞戏码。

小米SU7试驾闹剧:大学生闯红灯拒罚款,网友扒皮后秒删控诉-有驾

试驾变闹剧,责任全甩锅。据现场目击者透露,这位大学生试驾时车辆处于智能辅助模式,转弯时突然闯红灯。销售当场提出帮忙处理违章,没想到对方直接摊牌:“扣分我认,罚款200块我不出!”4S店按流程收的2000元押金,原本是防着客户违章用的,这下倒成了导火索。警察到场后调取行车记录仪,发现车辆在黄灯亮起时加速冲卡,监控画面里连刹车灯都没亮。最讽刺的是,这哥们发完控诉帖半小时,评论区就冒出十几个现场网友实锤,有人翻出他试驾前还在炫耀“这车自动驾驶稳如老狗”。

小米SU7试驾闹剧:大学生闯红灯拒罚款,网友扒皮后秒删控诉-有驾

智能驾驶成背锅侠?车企宣传该长点心了。这事让笔者想起上个月宁波那起SU7事故。当时销售开着运动模式带客户试驾,结果和闯红灯的电动车撞上,最后车企也是自掏腰包垫付医药费。现在车企搞试驾都跟拆盲盒似的——你永远不知道客户是来体验性能的,还是来挑战交规的。更扎心的是,有律师指出:如果试驾路线经过施工路段,车企没提前报备的话,连道路管理方都得担责。难怪现在4S店试驾前都要让客户签三页风险告知书,跟签卖身契似的。

舆论反转背后,藏着当代年轻人的认知陷阱。最让笔者看不惯的,是这哥们维权时的骚操作。小红书控诉帖里写得那叫一个凄惨:“穷学生试个车还要被讹钱!”结果评论区秒变大型鉴渣现场。有网友扒出他抖音账号,三个月前刚发过“小米汽车吊打保时捷”的开箱视频;更有人翻出他去年交通违章记录——好家伙,闯红灯、违停、压实线,简直人均马路刺客。这种“平时闯红灯,出事怪品牌”的双标操作,让笔者想起那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小米SU7试驾闹剧:大学生闯红灯拒罚款,网友扒皮后秒删控诉-有驾

智能驾驶时代,安全这根弦松不得。从技术层面说,小米SU7的NOA系统确实够冤。事发路段是施工改道区,系统提前2.5秒发出警报,驾驶员却忙着刷短视频没反应。但话说回来,现在多少人把“智能驾驶”当尚方宝剑?有数据显示,去年国内智驾事故里,62%都是驾驶员分心导致。就像有位工程师说的:“你不能指望汽车自动驾驶时,驾驶员还能安心啃鸡爪。”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车企为了卖车,把“自动泊车”宣传成“无人驾驶”,把“辅助转向”说成“躺平开车”,这不是耍流氓吗?

小米SU7试驾闹剧:大学生闯红灯拒罚款,网友扒皮后秒删控诉-有驾

给车企和消费者的真心话。对车企来说,是时候改改营销套路了。别再拿“脱手驾驶300公里”当噱头,不如老老实实标注:“本系统在施工路段可能变砖头”。对消费者而言,试驾前真得做足功课——别光顾着拍照发朋友圈,多看看《用户手册》里那些加粗的免责条款。就像杭州那位销售说的:“真要较真,我们试驾路线比高考数学题还复杂。”

这场闹剧给所有人提了个醒:技术再先进,也救不了心存侥幸的人。当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时,别忘了安全才是回家的路。就像电影《流浪地球》里那句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小米SU7试驾闹剧:大学生闯红灯拒罚款,网友扒皮后秒删控诉-有驾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总有人觉得责任越大好处越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