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24亿背后:燃油车的坚守与新能源下乡的那些小事

27224亿背后:燃油车的坚守与新能源下乡的那些小事

一进七月,县城南头那家老旧加油站,张师傅坐在收银台后面喝着绿豆汤。手里还攥着上个月的账本,他皱眉嘟囔:“今年夏天来加油的人,比去年少了三成。”外头晒得发烫,却没几个熟脸进门。张师傅说,这活儿干了快二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冷清。

乘联会前几天的数据我也扫了一眼,说是1-7月全国汽车消费额到了27224亿,同比只涨了0.4%。可别小看这零点几,社会消费品总额都才4.8%的增幅,汽车能正增长已经算顽强。有意思的是,今年7月新车产量251万辆,其中新能源占118万——差不多两辆里就有一辆挂绿牌。这速度,让不少修理厂老板都直摇头。

27224亿背后:燃油车的坚守与新能源下乡的那些小事-有驾

群友老赵买的新电动车刚满一年,他天天在群里晒电耗,“每公里五分钱”,比他原来那台1.6自吸省太多。但你要说纯电好到哪去,也未必。前阵子大雨,把他堵在市区环路上两个小时,空调开着掉电贼快。他吐槽说,“表显续航400公里,看起来唬人,其实真跑高速带空调,还得打个对折。”

话又说回来,现在连微型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都100%了,小A0级也七成以上主攻纯电。县城里的五万块以下车型销量又抬头,有些家庭咬咬牙直接选入门版纯电,不为别的,就图省心省钱。一哥们媳妇刚拿驾照,两口子琢磨买个代步用的小车,看来看去最后还是选了海鸥,说“便宜、养护简单、开起来没啥声儿”。但她爸却犯嘀咕:“以后换个灯泡是不是还得找专修?乡下配件不好搞啊。”

其实燃油阵营也不是全线溃败。7月份燃油车产量还有133万辆,同比竟然涨2%。促销是真狠,我表弟想换速腾,人家销售直接甩出三万优惠,还送保养券。“这价砍得像白菜,”他说,“再不买怕以后真没机会。”不过他们店长私底下抱怨:“库存压力大,只能靠出口顶着。”听他说奇瑞和上汽最近忙着往东南亚、中东发货,那边需求旺盛,总算给国内减点压。

27224亿背后:燃油车的坚守与新能源下乡的那些小事-有驾

混动也是条出路。我舅家的吉利银河据说一个月卖出去两万多台,他们售后师傅经常半夜接电话处理软件升级问题。“新技术麻烦是麻烦,但比单靠烧油靠谱些,”技师小王边敲电脑边叹气。他顺嘴提起CTB一体化结构,说现在新平台做出来底盘平整、空间更大,就是维修时螺丝位难找,每次拆装费劲。

政策风向变幻莫测,这几年楼市低迷,有人把钱转投到买车身上。我邻居阿姨卖掉套房,用剩的钱添置了一辆A级轿车,她笑称“现在29平米房就能换部中级轿”,不像以前动辄七八十平米才能凑够首付。不过这种乐观情绪并非没有隐忧——崔秘书长警告,下半年可能要减速。据商务部消息,以旧换新的补贴拉动7200亿销售额,可到底还能撑多久谁也不好讲。

27224亿背后:燃油车的坚守与新能源下乡的那些小事-有驾

农村青年倒是真有冲劲,但现实骨感。有一次微信群聊,一个河南的小伙子问:“村口30公里内连根快充桩都没有,你让我咋敢开回家?”大家纷纷支招,有人建议光伏+储能组合慢慢充,还有人担心“等建好了早晚被偷走”。有人调侃道,现在补贴给再多,不如先把充电桩铺到地头田埂旁,那才叫实惠。不然农民只能继续用皮卡或者老捷达跑运输——毕竟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嘛!

细节方面其实还有很多冷知识,比如不少新款新能源为了降成本,都取消备胎改用补胎液。我朋友亲历,高速爆胎临时救急发现轮毂变形,液体根本不起作用,只好打拖车电话;而隔壁村老李开的手动挡桑塔纳,一直坚持定期检查机脚垫和火花塞,用他的话讲就是“越简单越耐造”。

27224亿背后:燃油车的坚守与新能源下乡的那些小事-有驾

至于行业八卦,小道消息传最近某品牌准备推出带座椅通风+方向盘加热功能的5万元级车型,在北方冬天很吃香,不过实际体验下来,好多人嫌制热慢,还不如自己绑个羊毛垫舒服。这种配置争议,在朋友圈里吵翻过好几回,大多数老司机觉得噱头大于实用性,新司机倒觉得挺洋气……

写到这里窗外雷声滚滚,我妈喊我帮她搬西瓜进屋,一转身瞧见院墙角落停着邻居家的秦L,上面沾满泥点子,大爷正拿水管冲洗。他嘴里念叨,“现在什么牌子的都一样,该省还是要省,该修还得修。”似乎所有人的选择,都藏在这些日常琐碎之间,无论是都市高楼还是田野旮旯,到底怎么走,全凭各自算盘精明罢了。

27224亿背后:燃油车的坚守与新能源下乡的那些小事-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分布于文中插述及生活场景描述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