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汽车产业全球布局寻“合肥方案”,科大硅谷搭台激活两地汽车创新协同新动能

转自:推广

9月28日,2025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开幕前,越南领先综合性集团TASCO代表团莅临合肥,与本地车企、科创企业及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展开专项需求对接交流。这场聚焦电动商业卡车电池、汽车经销商零售解决方案、越南路况适配自动驾驶技术的交流会,不仅成为越南汽车产业在全球布局中的重要探索,更凸显出合肥汽车创新产业链的技术吸引力——双方在技术适配、生态共建上的深度契合,正勾勒出两地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图景。

越南汽车产业全球布局寻“合肥方案”,科大硅谷搭台激活两地汽车创新协同新动能-有驾

越南汽车产业谋局全球:合肥技术成汽车“生态构建”关键契合点

TASCO的战略转型是越南汽车产业全球化布局的缩影。作为越南汽车服务与智能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军企业,TASCO凭借覆盖“制造——分销——服务”的全链条布局确立行业龙头地位,其旗下TASCOAuto是越南最大汽车经销商,2023年以13.3%的市场份额领跑行业。在越南政府提出“科技驱动汽车产业升级”、目标未来3-5年经济两位数增长的大背景下,TASCO的全球布局正面临三大核心需求:

首先是电池本地化降本:越南汽车价格几乎为中国两倍,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成本比重高,急需实现供应链本地化;

其次是自动驾驶路况适配:越南“摩托车王国”的交通特性、狭窄道路环境,需定制化智能驾驶方案;

第三是销售系统智能化升级:现有管理模式停留在“前AI时代”,65万售后车主服务效率待提升。

恰好,这些与合肥汽车创新产业链的优势精准匹配。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合肥已构建起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制造、从自动驾驶算法到场景应用的完整创新生态,在动力电池领域,具备针对越南市场提供电动商业卡车电池定制的技术能力,同时拥有成熟的电池技术落地与本地化服务体系;面对越南复杂路况,已储备“低速封闭场景自动驾驶+路况适配算法”技术,可快速响应无人清扫车、园区物流车等细分场景需求;在汽车经销管理领域,还形成了能直接破解“多系统并行运营”管理痛点的解决方案。

“越南拥有17个已实施自贸协定,正深度融入国际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本地化产品可辐射全球,而合肥的汽车技术成熟度、供应链稳定性,正是我们布局全球市场的‘刚需支撑’。”TASCO代表团负责人在对接会上表示,从吉利合资项目的CKD模式,到未来电池、智能系统的深度合作,合肥已将成为其全球产业链中的关键节点。

科大硅谷全球创新网络赋能,安徽汽车产业从“单兵出海”到“集体突围”

这场两地汽车产业的精准对接,背后离不开科大硅谷这一“高能级平台”的穿针引线。作为安徽省、合肥市与中国科大联合打造的“无边界创新生态”,科大硅谷创新构建“全球校友组织+海内外创新中心+全球合伙人”三位一体的链接模式,通过“团队+基金+载体”的运营架构,已形成强大的全球创新资源聚合能力。截至目前,其已在全球13个城市设立创新中心,成功推动本地企业与中东、欧洲、韩国等多地伙伴建立合作,成为合肥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推动企业集体出海的核心载体。

“我们一方面把全球优质需求引进来,另一方面把合肥的创新成果推出去。”科大硅谷平台公司副总裁张立野介绍。此次对接会也并非“一次性洽谈”,而是通过“精准筛选参会企业+分产业方向深度交流+后续常态化沟通”的模式,保障合作从“意向”走向“落地”。

在推动合肥汽车产业链创新链升级上,科大硅谷的全球布局正发挥双重价值:一方面,技术协同赋能:通过链接新加坡、欧洲等海外创新中心的技术资源,帮助本地企业适配国际市场需求;二、出海生态共建:不同于企业“单兵出海”的试错成本,科大硅谷依托已有的海外合伙人网络,可为合肥车企提供“本地化政策解读+供应链衔接+市场渠道对接”的一体化服务。

此次TASCO与合肥企业的对接,进一步凸显了科大硅谷“以平台聚资源、以创新促协同”的独特优势。合肥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已从“单一企业技术优势”升级为“产业链集群优势”,而科大硅谷则让这种优势有了对接全球市场的“接口”。”

从越南汽车产业全球布局中与合肥的首次深度接触,到科大硅谷推动的“集体出海”,这场对接会不仅是一次企业间的需求匹配,更为两地汽车产业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随着双方在电池本地化、自动驾驶适配、销售系统智能化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推进,合肥有望成为中国汽车技术对接东南亚市场的重要窗口,而科大硅谷的全球创新布局,也将持续为合肥产业链创新链注入“链接全球、赋能产业”的新动能。

从产业盛会到全球坐标:安徽汽车“徽动全球”绘就开放新图景

9月29日,2025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如期启幕。这场以“徽动全球一路向前”为核心主题的行业盛会,既是全球汽车创新资源汇聚的“引力场”,更是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影响力绽放的“展示窗”。如今的安徽汽车,早已突破区域发展的边界,以更积极的姿态深度嵌入全球产业生态——“徽动全球”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理念,而是转化为可触摸的技术成果、可参与的协同项目;安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版图中的话语权与竞争力也变得愈发清晰、愈发坚实。

这份亮眼的开放答卷,源于安徽省对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久久为功。今年以来,合肥锚定“五外联动”战略方向,以“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协同发展为核心路径,织就了一张“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贯通的开放网络:通过“引进来”,吸纳全球创新资源、外资项目与顶尖人才,为本土汽车产业注入升级动能;依托“走出去”,推动技术、服务与产业链生态向全球延伸,让安徽汽车的“硬实力”转化为开拓国际市场的“真底气”。正是这张开放网络,让安徽汽车产业既有突破技术壁垒的“内核动力”,也有链接全球资源的“生态活力”,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筑牢了产业根基。

安徽汽车产业的开放之路正越走越宽。未来,随着科大硅谷等平台持续激活全球创新链接能力,随着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安徽汽车将以更主动的姿态拥抱世界,既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贡献“安徽智慧”,也在与全球伙伴的共生共赢中,续写开放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推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