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从不缺热闹,尤其是在紧凑型轿车领域,一场无声的角逐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轩逸、伊兰特这些老面孔还在热身,第四代长安逸动则悄无声息地杀入赛场,把“家用轿车”这块蛋糕又切了一刀。据说,目前全国多地4S店已经有实车到店,爱车人士们摩拳擦掌,准备一睹真容。那么,这一次逸动能不能玩出新花样,撼动轩逸与伊兰特的地位?这就得从它的里里外外刨一遍。
一提起外观,国产轿车总爱往“高级”二字上凑。第四代逸动的设计师大概是憋着一肚子劲要和合资品牌较量到底。比起上一代,整个造型更低趴,俯冲式车头显得比以往更有侵略性,大尺寸无边界进气格栅几乎可以当网红打卡的背景墙。前包围两侧的导流槽和黑色前唇,刻意营造出一种运动风范。可发光车标贯穿两侧,配合一体式的日间行车带状大灯,仪式感拉满——据说点亮的那一刻,猫都能惊醒。
车身数据上,什么4785毫米的车长、2765毫米的轴距,比上代加长15毫米,实属“加量不加价”。与轩逸和伊兰特相比,逸动显然更“长了一点”,轴距放大,空间自然不会小气。溜背式轿跑设计和双色轮毂,贴合了年轻人的审美诉求。小鸭尾、精致的贯穿式尾灯、LED光源,每一处细节都在努力证明:自己不仅能“代步”,还可以“代颜值”。可惜电动扰流板只在高配上出现,预算有限的用户只能用一块钱的票坐十块钱的过山车。
推开车门,内饰依然套路满满,但实用至上。触感区域用上了软包和皮质材料,光摸着就觉得对得起钱包。配色上有黑与深浅双拼,既不乏味,也不俗艳。取消掉前代的“iPad式”竖向大屏,换成更合时宜的横置悬浮双联屏,液晶仪表和中控都安在看得到、摸得着的地方。下方还为空调功能保留了物理按键,不怕误触,属于“人性还没被算法干掉”的时代余温。
座椅是一体化运动型,前排支持电动调节,后排空间可以让一米八的大长腿自由伸展。座垫够长,长时间乘坐也不会嫌弃。后排本该吐槽的凸起地板,幸好并不高,不至于让中间乘客体验“骑马”。加上空调出风口,终于不再有“坐在夏天后排只配挥汗如雨”的惨剧。
动力上,逸动这次给足诚意。一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141千瓦马力与310牛·米扭矩,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A+级轿车市场属于主力阵容,纸面参数完全可以和轩逸、伊兰特掰掰手腕。更引人注意的是,第四代逸动还将推出PHEV版本,1.5L发动机配合电动机插混系统,为注重油耗或者绿牌的消费者留下了多一道选项。电与油的通力合作,安抚了家庭用户的续航焦虑,也满足了政策的焦虑。
至于配置,四大件之外,逸动向来不玩虚的。像什么倒车影像、电子手刹、自动驻车,全家桶基本到位,该给的诚意不缩水。结合此前三代逸动的实际成交价,市场分析普遍预期新一代依旧主攻七到八万元售价区间。这正是大多数工薪族喜欢的地带,说白了就是让“拼多多”与“天猫旗舰店”用户,都有合适的选择空间。
一代又一代国产车主的诉求,其实很简单:面子要有,空间要大,动力别孬,价格还得香。轩逸经典靠着“皮实耐用”混出了口碑,伊兰特凭借百年合资历史卖情怀,逸动则在技术进化、设计参数上一点也不赖。所以问题来到这里——第四代长安逸动,面对轩逸和伊兰特这两位老江湖,是不是又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市场从来不缺新车,也不缺所谓“升级”。可真正能赢得人心的,是那些愿意用心在细节上琢磨、在体验上下功夫的产品。外观漂亮容易,内在优秀才难,如何让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从上车到下车都心情愉快”?逸动的答案或许还在路上。谁能坐稳家轿C位?时间自会作答。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