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纯电终于降低姿态,推出CLA新车预售价25.9-29.9万元,配置丰富性能尚可,市场竞争压力依然巨大

奔驰纯电终于还是降低姿态了!?我倒觉得是市场逼的嘛。看车界的风向,纯电车价格再不降,那都不好意思和特斯拉、国产牌子抢市场。就拿今天这个CLA新车来说,预售价在25.9到29.9万,算是相对便宜的了,但我心里清楚,有没有坑还是得掂量。

我翻了下资料,2款后驱和四驱版本,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200kW(感觉像跑车一样),四驱那块,综合功率能到349马力(这配置在这个价位确实不赖)。电池方面,配置85/89kWh,支持325kW快充,看得出来奔驰也在拼性能了。(这让我突然想到,充电站的能量供应能力是不是也成为新标准?因为快充水平提高了,充电桩的容量也得跟上,换句话说最近充电焦虑可能会少点,但成本也在上涨。)

奔驰纯电终于降低姿态,推出CLA新车预售价25.9-29.9万元,配置丰富性能尚可,市场竞争压力依然巨大-有驾

续航方面,最高达到866km(估算是真的算力挺划算的),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确实866这个数也是市场上较为理想的虚标水平,实际上可能差个20-30%,不过反正这个续航数字一吹,消费者感觉非常震撼,但细想,怎么做到这么长续航?不是每辆车都能跑得长――省电、风阻、车重这些都在取舍。

(这段先按下不表……)

再说内饰。你看看这车的内饰设计——感觉有点e级别的味道,但真要细看,又不像那种科幻感十足的德国豪华。座椅、仪表盘、界面,都是奔驰一贯的勤俭节约路线,没有太多突破的感觉。有人说:看内部,像是大号的A级车。我理解,其实奔驰在电动车上的智驾、内饰造型,可能还停留在保持中庸的状态,毕竟,真要全盘创新,成本真得涨不少。

奔驰纯电终于降低姿态,推出CLA新车预售价25.9-29.9万元,配置丰富性能尚可,市场竞争压力依然巨大-有驾

说到成本,供应链问题我想插一句。咱们国产新能源车普遍用宁德时代、比亨迪(迪士尼)那点大厂的电池,国产平台的快充基本也是大同小异,800V平台?别想太高端了,这基本就国产新能源的标配了。那我们来个反向猜想:奔驰用的高端供应链会不会更好一些?尤其在续航和耐久上,确实有差异(但估计没有想象那么大差别,毕竟供应商就是那几家嘛,价格也比拼着打)。

最让人觉得奇怪的就是这个价格体系。我老快坐实了,这车这个售价,市场接受度可能不会太高。对比特斯拉、国产迪系和鸿蒙系的,奔驰还是那样高大上的路线,价格还偏偏要抬一抬。你说优惠力度大点,可能还真吸引点人,又怕一优惠后,这车的体面就没了——毕竟奔驰不是大部分人日常能接受的家用水准。

说到优惠,奔驰不会真愿意大动作打折吧?毕竟,品牌面子在那摆着。再考虑点,谁愿意在新车刚上市便大优惠?这不是朴素的市场策略,而是真实的行业生存压力。

奔驰纯电终于降低姿态,推出CLA新车预售价25.9-29.9万元,配置丰富性能尚可,市场竞争压力依然巨大-有驾

其实我还在琢磨,假如我是真个买家,面对这价钱,真心难掏钱包。尤其是在同价位任意比较——比如说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长城的极狐伊犁这些,它们在续航、配置甚至售价上可以做到站得住脚。我还遇到过一个销售:这个价格,实际上还会有个‘优惠’空间,但你得跟他们谈,明白吧。我在想,这样的套路是不是很常见?就是先报个价,看后续优惠,其实谁都知道,优惠是要谈的。

(这段在说销售话术时,我突然想到,朋友的修理工曾经说:这车出问题,零配件挺贵的。我心里暗笑,奔驰的零件贵点没错,但你别忽略修理工说的那句话:‘这车都得专修,自己DIY基本不可能。’这也是品质保障的一部分,但成本自然也会提高。)

奔驰纯电终于降低姿态,推出CLA新车预售价25.9-29.9万元,配置丰富性能尚可,市场竞争压力依然巨大-有驾

我还模糊猜测一下,奔驰推出基地价格,也许是个策略——先头顶抬上去,后续再慢慢降价。毕竟,品牌光环值钱,也能让市场对价格心理形成高点,再优惠点,买家可能只觉得还可以接受。但是真要砍价谈得多,卖方就担心出货慢、库存堆积。所以,挺后面再说。

最让我疑惑的还是这个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比我这个行业认识多一点的朋友,也觉得:这车买的还是面子,但性价比不够硬。再者,说句实话,奔驰纯电的后续表现,还得看接地气的诚意——比如说降价空间、优惠力度、或者将来的售后保障。

我可能对这车喜欢不够,但不得不承认,它的出现,让我对整个行业的变化更关注点了。你觉得,奔驰还能做出更接地气的价格,吸引更多人买账吗?或者,市场真正需要的是真诚的价格而不是虚标的续航?这问题,我也没有答案,但和你们交流,倒也是寻思的乐趣之一。

奔驰纯电终于降低姿态,推出CLA新车预售价25.9-29.9万元,配置丰富性能尚可,市场竞争压力依然巨大-有驾

(这段先不表,先观察一下市场反应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