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丰田开始大聊特聊bZ5的“五重保护”和“绝对安全”,我第一反应是太阳是不是要从西边出来了。你一个浓眉大眼、被认为是“保守”、“落后”、“电动化不积极”的优等生,突然开始在发布会上整这种PPT,搞得跟修仙小说里的渡劫现场一样,又是金钟罩又是铁布衫的,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魔幻的事情。这不叫转型,这叫心态爆了,不装了,摊牌了。
丰田的核心逻辑是什么?是稳定,是可靠,是那个开不坏的都市传说。在燃油车时代,这是降维打击,是玄学。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谁要是开一辆丰田,那约等于他这个人很靠谱,丈母娘见了都得多夹两块肉。但现在是电动车时代,版本变了。大家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智能座舱,卷自动驾驶,卷谁的发布会PPT做得更像科幻片。这时候丰田跳出来,大声疾呼:“看!我的龟壳最硬!”,这画面,就非常典中典。
他们说的那个“五重保护”,什么军工级1500MPa硼钢,什么独创“三段式折叠前侧梁”,什么航天级气凝胶。诶,我跟你说,这些东西单拎出来,都是好东西,技术上没得黑。这就像一个修了一辈子金钟罩铁布衫的老大爷,他的功夫是真的,一拳打上去,邦邦硬。问题是,现在的江湖,大家玩的都是闪电战和激光炮。你还在纠结马步扎得稳不稳,人家已经开着任意门到你家偷塔了。
这个市场的竞争法则,早就不是田忌赛马了,而是掀桌子。什么叫掀桌子?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价格战打到最后,最好的手段不是把你的蛋糕抢过来,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大家一起喝西北风。你看小米,上来就是“我全都要”,把蛋糕直接端走。乐道更狠,连桌子上的蜡物都没放过。在这种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丰田还在苦口婆心地跟你讲物理防御和28年“零电池事故”纪录。这个纪录厉害吗?厉害。但在新时代,这就像一个三体人跟你吹嘘他们脱水技术有多牛逼,地球人只会觉得,啊?就这?
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早就不是谁的盔甲厚了。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不在特斯拉的实验室里,在那些横冲直撞的老头乐里。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再牛的算法也算不出人心。电池安全的关键在哪?可能也不完全在气凝胶,而在那个把充电桩安在地下室积水坑旁边的物业。你永远不知道现实世界会给你整出什么幺蛾子。所以,实验室里的“绝对安全”,在现实面前,有时候就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但能过,就是能过。
写到这我突然发现,我把丰田比作一个练金钟罩的老大爷,好像有点不尊重人,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形象的?因为会买丰田电车的人,他的决策逻辑和买其他新势力的人,根本不在一个维度。这就涉及到品牌玄学了。
为什么有人会买奔驰?因为它是奔驰。为什么有人会买特斯拉?因为它是特斯拉。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买丰田bZ5的人,他要的不是那个能K歌的屏幕,也不是那个能自己找车位的AI,他要的就是“这是丰田”这个心理安慰。他需要丰田告诉他:“别怕,外面的世界很疯狂,但哥还是那个哥,哥的龟壳,啊不,哥的车身,还是硬的。”这“五重保护”与其说是讲给市场听的,不如说是讲给自己的信徒听的,是一次信仰的重申和巩固。加大加大加大。
说实话,我一个中年人,现在开车最怕的不是车不安全,是手机没电,那种焦虑感比碰撞测试吓人多了。丰田做的这些,本质上是一种防御。它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抵御一个它看不懂、或者说假装看不懂的时代。它把车身结构、电池包做成了一个“安全屋”,一个物理上的压缩毛巾,一有危险就瞬间膨胀成一个堡垒。而里面的9个安全气囊,就是最后的保命棉花糖,软软地把你接住。但问题是,用户可能根本就不想进你的堡垒,他想去外面的世界开银趴。这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丰田这次搭载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续航做到630km,快充也还行,这说明什么?说明它开窍了,悟了,知道单靠自己修仙是不行的,得找个已经飞升的道友联手渡劫。这是好事,是放下身段的表现。但它的宣传重点,依然是那种老派的、刻在骨子里的执拗。这种执拗,一方面让人觉得可靠,另一方面又让人觉得,坏了菜了,大爷您是不是没通网啊?
所以,丰田bZ5安全吗?从物理层面讲,它可能比很多车都安全。但这重要吗?在今天这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市场上,最大的危险,从来不是车祸,而是无聊。是在所有人都发疯的时候,你表现得太正常了。从这个角度看,丰田简直是在悬崖边上,用最标准的姿势,反复横跳。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