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召回,两家冷却液厂商回应,具体处理措施公布

最近理想汽车召回的消息引发了很多讨论,说实话,这事闹得还挺大的。

理想MEGA这次召回数量不小,有一万多辆车要处理,光是涉及的电池成本就接近11个亿,这对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不是个小数目。

对于车主来说,肯定是既担心安全又觉得麻烦;对于理想来说,品牌口碑、成本压力、供应链管控都面临考验。

整个事件其实就是一个冷却液引发的连锁反应,但背后反映出的问题远远不止是产品本身。

理想MEGA召回,两家冷却液厂商回应,具体处理措施公布-有驾

先说说这个冷却液到底有多重要。

很多人可能觉得冷却液就是车里一个不起眼的小配件,其实在传统燃油车里它主要是给发动机降温,但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像理想MEGA这样的大型纯电MPV——冷却液承担的责任可就大了。

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部件都靠它来保持适宜温度。

要是冷却液质量不过关,比如防腐蚀能力不强,就会导致冷却系统里的金属部件被腐蚀、发生渗漏,严重了还可能出现热失控——这不是小问题,这关系到人命。

说白了,冷却液就是保障纯电车安全运行的关键,谁都不能掉以轻心。

这次理想的召回,锅主要甩在了冷却液身上,说是用的批次产品防腐性能有问题,会致使动力电池冷却板腐蚀,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危险。

不管是哪个供应商,出了这个问题都挺难洗干净。

理想官方说这批冷却液没在别的车型上用,但一堆车主和网友还是很担心。

毕竟,供应链里的东西一环扣一环,一旦有问题,影响的面可能很大。

冷却液供应商这次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根据理想汽车冷却液包装上的标签,主要涉及两家,长春德联化工和江苏龙蟠科技新材料。

德联负责灰瓶,龙蟠负责白瓶。

两家公司都是行业里的老牌玩家,也都给不少知名车企供货。

理想MEGA用的是龙蟠科技生产的低导电率冷却液,增程系列用的是德联的灰色瓶冷却液。

召回消息出来后,两个公司都很快出来回应,说跟自己没关系,或者批次不是自己生产的,态度很谨慎。

供应链这个东西,其实复杂得很。

车企要保证零配件安全,就得跟供应商一起严控每个环节。

从冷却液的配方、性能,到生产、运输、储存,都不能马虎。

理想这次出事,说到底是供应链把控上的疏漏。

龙蟠和德联都说自己没问题,但车主和外界疑问还是很多。

你说这批冷却液用没用在其他品牌的车上?

有没有其他风险?

理想MEGA召回,两家冷却液厂商回应,具体处理措施公布-有驾

这些问题跟理想的回应一样,还是个问号。

回头看理想MEGA的市场定位,这款车本来就是走高端、智能的大路子。

买这个车的用户,对安全、品质的要求比一般消费者高多了。

理想这次不仅要给车免费更换冷却液,还得换掉电机控制器和电池。

单算电池,一辆就值八到十二万,这么多车得花十几个亿,真的是伤筋动骨。

但理想这步棋是非走不可,安全要优先,品牌声誉也不能丢。

不过,这事其实不光是理想一家,背后反映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以前燃油车时代,冷却液就是个标准化产品,大家用的配方都差不多,供应链也很成熟。

现在新能源车对冷却液的要求高了,尤其是低导电率、防金属腐蚀这些新指标,技术门槛大幅提升。

厂家升级产品线,但有时候一着急上市,测试周期短,供应商也未必能跟得上,风险就暴露了。

另外值得说的是,理想MEGA用的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这可是业内顶级产品。

电池价格高、性能强,但对冷却系统的依赖也更大。

麒麟电池本身没问题,关键是外部配套要拉得上。

冷却液质量不过关,再好的电池也扛不住腐蚀。

理想这次算是帮全行业敲了个警钟,未来所有车企都得对冷却液这种“小东西”上心。

其实类似的召回案例并不多见。

根据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公告,冷却液导致召回的事情很少,大部分都是泵或管路密封不当。

冷却液本身导致大规模召回,上一次还是2015年长安汽车,当时涉及十几万辆车。

说明大家对冷却液重视程度还不够,这回理想出了问题,估计以后每家新能源车企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冷却液选型和供应链风控。

市场上的冷却液制造商其实很多,除了德联和龙蟠,还有比亚迪、壳牌、东风旗下的嘉实油品等。

比亚迪是自己生产自己卖,岚图用的是东风嘉实油品,小鹏用壳牌。

大家都在讲自己的产品牛,宣传什么超国标、抗腐蚀能力强,但真到大批量装车的时候,问题还是可能出现。

理想MEGA召回,两家冷却液厂商回应,具体处理措施公布-有驾

冷却液不是单凭实验室报告说了算,实际应用才是硬道理。

谁敢保证自己的冷却液在每一个极端情况下都没事?

这也是车企供应链管理的难题。

从投资者角度看,其实这次事件对于龙蟠和德联也有影响。

冷却液本来是他们的新增长点,新能源车销量猛增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德联和龙蟠的财报里都提到新能源汽车冷却液业务增速明显。

理想MEGA出事,难免让下游车企对产品质量、批次追溯更加敏感。

未来供应商估计要投入更多研发和检测,配方升级不说,供应链管理也得跟上。

理想汽车这次召回,其实既是危机,也是机会。

危机当然是品牌信任和成本压力,但机会也是对自身和整个行业的反思和提升。

理想这次表现,虽然一开始沟通有点慢,但后续动作还是迅速,主动承担责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种态度对用户来说是正面的,毕竟召回虽麻烦,但车主更看重的是厂家的担当和保障。

对车主来说,最关心的肯定还是安全和售后服务。

理想这次承诺免费更换冷却液、电池、控制器,力度挺大。

大家担心车之后会不会还出问题,这种情绪很正常。

其实现在新能源车厂都在高速扩张,品控压力大,大家都在试错和进步的阶段。

理想这次算是吃了个亏,但只要后续服务跟上,产品升级,用户还是愿意继续相信的。

总结一下,这次理想MEGA冷却液召回,本质就是供应链的小环节引发的大问题。

冷却液看似不起眼,实际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整车安全。

无论是理想、德联、龙蟠,还是其他冷却液生产商,都得在品质管理、风险预防上下大力气。

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快,技术进步迅速,供应链管理必须同步升级,不能让小问题变成大危机。

理想汽车这次召回,算是给全行业敲了个警钟。

今后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得把冷却液这种“小零件”当成“大工程”来管。

只有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考验,新能源车的安全才能让用户放心,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希望这事能推动整个行业把冷却液标准再往上提一提,让所有新能源车主都能安心开车,安全回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