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问我,手握七八万预算,想买辆靠谱的家用轿车,现在还有啥好选择?我直接把长安第四代逸动推到了他面前。你别说,他还真有点犹豫:“这价格能买到啥?不会又是减配老三样吧?”我一笑,带他去试了一圈,回来他就上头了。第四代逸动这回是真的支棱起来了,7.29万元起的售价,听着平平无奇,可你真坐进去开一圈,大概率会忍不住说一句“真香”。
先说外观,这一代逸动的设计语言彻底跟“老咕噜棒子”划清了界限。前脸那个无边界中网配上细长的LED大灯,晚上一亮,妥妥的“灯厂”既视感。车身侧面线条流畅,腰线从车头一直拉到尾灯,配上微微溜背的造型,风阻系数直接干到了0.28Cd,这数据别说同级,放十万级里都顶呱呱。尾灯用了贯穿式设计,点亮后辨识度拉满,走在街上回头率蹭蹭涨。朋友说:“这车停小区里,我都想多看两眼。”我回他:“那你走路是不是都开始摇头晃脑了?”说实话,这颜值放在A级轿车里,绝对算得上“出片利器”,朋友圈晒图,点赞肯定不少。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就是——这价位的车,内饰居然不“塑料感”了?中控台用了大面积软包材质,摸上去不廉价,8.6英寸的悬浮大屏虽然不算巨屏,但UI设计清爽,反应也快。最让我惊喜的是那个电子怀挡,省下了中控空间,前排储物格多得能塞下我那堆零零碎碎。座椅是仿皮材质,填充厚实,长途开下来腰不酸。朋友个子一米八,坐进去头部和腿部空间都够用,后排跷个二郎腿轻轻松松。这空间表现,说是“床车”有点夸张,但跑个长途,后排躺俩小孩加一个大人,问题不大。
动力方面,第四代逸动全系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110匹,匹配CVT变速箱。你可能会问:这动力是不是肉?我试过,市区代步完全够用,红绿灯起步不拖沓,中段加速也能给你一点推背感。关键是CVT调校得很顺,几乎感觉不到顿挫。百公里油耗官方是5.4L,我实际开下来,市区堵车也就6.5L左右,燃油经济性在同级里算是优等生。你要拿它去飙性能,那确实别指望,但作为一台家用买菜车,它省心、省油、还顺滑,这才是大多数老百姓最在乎的点。
智能化这块,长安这次也下了血本。车机系统支持语音唤醒、在线导航、OTA升级,我喊了句“打开空调”,系统秒响应,反应速度比我家智能音箱还快。高配车型还配了L2级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跑高速时能大大减轻疲劳。我朋友最感兴趣的是自动泊车功能,试了几次,识别车位准,入库动作利索,新手司机也能秒变老司机。这配置,放在几年前得十几万的车才敢想,现在七八万就给你配齐,简直是打脸那些说国产车配置抠门的人。
安全性也不能忽视。第四代逸动全系标配了6安全气囊、ESP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这些基础配置,高配还有360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车身结构用的是高强度钢,笼式车身设计,碰撞测试成绩虽然还没出,但参考老款的表现,应该不会差。朋友开玩笑说:“这车要是被追尾了,我都不怕,就怕对方车头凹了。”我说:“你这是想走路摇头晃脑啊?”
咱们也来横向比比看。先看吉利帝豪,老对手了,第四代帝豪起售价7.89万,比逸动贵了6000块。优势是品牌认知度高,终端优惠多,但内饰用料和车机流畅度稍微逊色一点,L2级辅助驾驶得顶配才有。再看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起售价7.98万,DM-i混动系统油耗低到4L/100km,动力还强,但纯燃油版配置偏低,而且比亚迪的车机虽然功能多,但偶尔会卡顿。相比之下,第四代逸动在价格、配置、空间、油耗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不偏科,样样都拿得出手。
还有人拿传祺GA4 Plus来说事,起售价7.38万,空间也不错,但动力只有1.5L+6AT,最大马力才110匹,车机系统老旧,智能化体验差了一大截。这么一圈比下来,你会发现,第四代逸动就像那个“上桌第一个动筷”的优等生,各方面都没短板,关键是价格还低。
当然,它也不是没缺点。比如全系没有CarPlay,对苹果用户不太友好;低配车型还是卤素大灯,晚上照明效果一般;后悬架是扭力梁,过坑洼路面时后排乘客会觉得有点颠。但你想想,7.29万起能买到这样一台车,这些小瑕疵还能不能忍?毕竟,咱们老百姓买车,图的就是个实用、省心、性价比高。
说实话,这几年国产车的进步真是肉眼可见。以前七八万只能买个“能跑”的代步工具,现在你花差不多的钱,能买到颜值在线、配置拉满、开起来还舒服的精品家轿。第四代逸动的上市,不光是给消费者多了一个好选择,更是给合资品牌敲了警钟——再不降价,真的要被国产车卷出局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七八万预算,到底该买啥车?我觉得第四代逸动值得你认真考虑。它可能不是最惊艳的“车界网红”,也不是最极致的“驾驶玩具”,但它就像一个靠谱的伙伴,不张扬,但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
这样的长安第四代逸动,你会考虑购买吗?或者,面对帝豪、秦PLUS这些对手,你会怎么选?评论区聊聊,我看谁和我一样,已经默默去4S店试驾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