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们,场面一度有点失控,你敢信?蔚来合肥工厂的HR,据说现在不在高大上的会议室里正襟危坐,而是把战场搬到了——食堂。
没错,就是那个飘着饭菜香、回荡着打饭阿姨手抖绝技的食堂。
一张微信截图这两天都快传出包浆了,里面的HR小哥(或小妹)用近乎咆哮的语气在群里喊:“蔚来保供疯了,最近在和苹果等大厂抢人”“办公室都挤不下,都要去食堂面试”。这画面感,是不是瞬间就出来了?一群穿着工装、揣着简历的年轻人,围着饭桌,对面坐着焦头烂额的HR,背景音是“今天红烧肉不错”,简直比任何招聘启事都来得魔幻现实。有内部人士悄悄透露,这事儿八九不离十。
一夜之间,那个前阵子还在“ICU里挣扎”的蔚来汽车,怎么就突然搞起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招聘?月薪保底6200,算上补贴加班轻松过8000,年底双薪加年终奖,五险一金配齐。这待遇,在合肥当地绝对算得上“高大、年轻、充满能量”,难怪能跟财大气粗的苹果掰掰手腕抢人了。
这一切疯狂的背后,得从那几个让李斌笑得合不拢嘴的数字说起。就在前不久,蔚来史无前例地搞出个大新闻:单周交付量,突破1.06万辆。对,你没看错,是“周”。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就是蔚来、乐道、萤火虫三个品牌加起来,一天就能卖出去1500多台车。特别是新推出的子品牌乐道,简直是天降猛男,旗下的L90一款车型,一周就卖了3500多辆。蔚来APP的销售系统,甚至史无前例地被挤爆了。
这就像一个饿了很久的人,突然面前摆满了山珍海味,第一反应不是优雅地拿起刀叉,而是手脚并用地往嘴里塞。订单雪片似的飞来,可工厂的产能够吗?显然不够。于是,李斌在中高层会议上几乎是下了“死命令”:第四季度必须盈利!他说得很实在,“这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我们整个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为了这个盈利小目标,李斌给第四季度定下了15万辆的交付KPI,平均每个月5万辆。这是一个极其激进的数字,为了支撑它,供应链的螺丝必须拧到最紧。据说,全新蔚来ES8的需求远超预期,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四月,李斌要求12月份产能必须干到1.5万辆以上。
所以,食堂面试的奇景就不难理解了。这不是行为艺术,而是产能地狱下的真实写照。甚至有传言,蔚来已经向合肥市政府递交了一份“求助信”,恳请政府帮忙对接各大职业院校,目标是在10月底前解决1000人的用工缺口。这种操作,像不像古代战争里,将军向前线告急:“粮草没了,速派援军!”
当然,总有不同的声音。有人会说,这种“大跃进”式的扩产,会不会牺牲品控?毕竟汽车是高度复杂的工业品,流水线上的工人不是拧螺丝的机器,熟练度、责任心都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把面试搬到食堂,听起来热血沸腾,但背后是不是也暴露了流程管理的仓促和规划的不足?这种为了短期“抢收”而进行的极限施压,对一家标榜高端和用户体验的企业来说,长期看是蜜糖还是砒霜,还真不好说。
李斌自己也清醒,他在内部强调,“是靠多卖车实现盈利,而不是仅靠砍费用去实现盈利,不能竭泽而渔。”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既要“量”,也要保“质”,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是骨感的。当产量的KPI像一座大山压下来时,每一个环节的压力都会被无限放大。
从泥潭里摸爬滚打,到如今在食堂里“抢人”,蔚来这条V型反转的曲线,画得确实惊心动魄。乐道L90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让整个公司都亢奋了起来。但这种亢奋能持续多久?当新能源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年底这波需求高点过去后,市场会不会迅速冷却?那时候,今天在食堂里匆匆招来的上千名新员工,又将何去何从?
这一切,都像一部高潮迭起的连续剧。我们作为观众,看到了最戏剧性的一幕,但故事的结局,还得让时间和市场来谱写。至少现在,对于那些在食堂里通过面试,即将走上流水线的年轻人来说,一个8000月薪起步的未来,是他们此刻最真实的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