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每一家车企的动向都备受瞩目。近日,小米汽车扔下一颗 “重磅炸弹”,其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豪情宣布:小米汽车预计下半年开始盈利,且有十足信心完成 35 万辆的全年交付目标!这一消息瞬间点燃了市场的热情,让各界对小米汽车的未来充满期待。
回顾小米汽车的发展历程,自入局以来,便凭借独特的品牌理念与创新科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一路披荆斩棘,崭露头角。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 AI 等创新业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收入飙升 234%,高达 213 亿元,经营亏损更是大幅收窄至 3 亿元。这般亮眼的成绩,无疑为下半年盈利预期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究其背后原因,交付量与平均售价(ASP)的双增长功不可没。二季度,小米汽车交付量强势攀升至 81302 辆,产能稳步提升。与此同时,ASP 从去年同期的每辆 228,644 元跃升至 253,662 元,这得益于高 ASP 的 Xiaomi SU7 Ultra 的交付,其凭借卓越性能与高端配置,深受消费者青睐,有力推动了整体营收上扬与盈利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6 月,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惊艳亮相,定价在 25.35 万元至 32.99 万元之间,一经开售便火爆异常,18 小时内锁单量突破 24 万台,市场反响热烈。YU7 的成功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小米汽车的产品矩阵,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为完成全年交付目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产能方面,小米汽车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北京亦庄工厂二期工程稳步推进,预计投入使用后,月产能将突破 3 万辆,为下半年大规模交付提供坚实保障。
当然,达成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并非坦途,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趋于白热化,各大品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争夺市场份额,价格战时有发生,行业内卷严重。但卢伟冰信心满满地表示,小米坚决不参与价格战和内卷,当前工作重点聚焦于尽快交付手中订单。上半年,小米汽车已累计交付 15.7 万台,平均含税单价达 28 万多,产品结构与深陷价格战的竞品有着显著差异,这使得小米汽车在这场激烈竞争中能够独善其身,稳步前行。
从盈利前景来看,诸多因素都为小米汽车下半年盈利提供了支撑。随着交付量的持续增长,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单位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同时,小米汽车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也将助力提升运营效率,压缩成本空间。华兴证券分析指出,SU7 Ultra 车型显著优化了产品结构,尽管 6 月交付因 YU7 上市筹备短暂放缓,但 7 月交付量已重回 3 万辆以上,且随着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三季度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扩大。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也强调,YU7 需求旺盛叠加 SU7 Ultra 持续发力,小米汽车业务基本面风险有限,下半年盈利可期。
展望未来,若小米汽车成功实现下半年盈利,并顺利完成 35 万辆交付目标,这不仅将为小米集团带来丰厚的业绩回报,提升品牌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与美誉度,更将为其后续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相信在小米集团的精心布局与全力推进下,小米汽车必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