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智驾亮相,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续航性能升级

推开警戒线的时候,我总希望踩上的地砖别太新的。新东西藏不住痕迹,走错两步也会多几个指纹——这让我不得不在思考案情时,顺带琢磨下清洁工的手艺。10月24日,广州,比亚迪王朝网的发布会现场有些像婚礼,四方光亮,气氛热烈,台上“汉智驾版”轮流亮相——一边是EV纯电阵营的先锋,一边是DM-i插混的老练玩家。车灯下反光闪烁,硬件宣发词像钞票一样密集落地。众人屏息,只有新车仿佛为自己鼓掌。

如果你在场——坐在角落里,无事可做,手机电量还足,你会不会问自己一句:“这家伙堆了31个传感器,给全国无图城市领航和红绿灯自动识别,真有那么神,或者只是新瓶装新酒?”

比亚迪汉智驾亮相,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续航性能升级-有驾
比亚迪汉智驾亮相,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续航性能升级-有驾
比亚迪汉智驾亮相,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续航性能升级-有驾
比亚迪汉智驾亮相,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续航性能升级-有驾
比亚迪汉智驾亮相,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续航性能升级-有驾

证据先行,推理在后。这次汉智驾版的双线布局很清晰。EV版主打单电机,三种功率,最快百公里加速7.9秒。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三种容量对应三种续航——506、605、701公里。比前两代更兜底,基本能满足日常通勤和长途出行,不至于让你在城郊立交桥上和电量指示灯对视到绝望。

DM-i智驾版是插混届的实用主义,升级到第五代DM技术,1.5T发动机+永磁同步电机的“黄金混搭”,系统峰值功率高达310千瓦,零百加速6.9秒——怕什么堵车?怕的是电没了还剩油,油没了还有电。亏电油耗3.8升/百公里,18.316kWh刀片电池,纯电续航125公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350公里,按我这懒惰本性,足够从广州跑西安,再跑回来的。谁再拿“里程焦虑”当把柄,只能怪他还在写教科书。

不过,比亚迪汉智驾版这次最想炫的,是“全系标配高阶智驾”。媒体说这是“技术平权”,听起来像科幻小说里的新政,但其实就是——你买哪款都不用加钱选装智能驾驶,人人有份,人人有份里还有点“小小的优越感”。中低配那套天神之眼C,带三目雷达(加一道蓝色标识),满足高快领航和智能泊车;顶配那套天神之眼B,激光雷达加英伟达Orin X芯片,尾标红色——能实现全国无图城市领航、红绿灯识别、智慧礼让大车,顶配传感器高达31个,254TOPS算力,啥场景都能用,哪怕你把车开到南极冰架,只要有路,他认得出来。

说到竞争对手,特斯拉FSD还要选装价6.4万,小鹏也在“高阶智驾普及”上徘徊。比亚迪直接全系标配,为啥敢这么玩?因为它有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背后是有超过400万L2及以上级别车辆的路面数据和国内最大车云数据库托底,越跑越聪明。“养成系”智驾,数据填满能力池,工程师坐办公室里也有点底气。不用吹破牛皮,烧烧CPU即可。

看完技术,再瞄一眼看脸的环节。外观方面,龙颜美学依旧,家族棱角分明,熏黑大灯“眼神”带点狠劲。长宽高三围和轴距撑起气场,车内空间充实。新增的雾凇金、松影绿、远峰蓝,全看你喜欢哪种“暴发户/公园大爷/马拉松冠军”风格。中控台怀挡设计收拾得更干净,加了车载冰箱和智能防晕车系统,顺手还能搞个主动降噪,语音点单买杯咖啡都不在话下。座椅舒适性偏厚,前后排都电动调节加加热通风,能坐能躺,腿部空间没得说,就是溜背后排头顶空间让身高185的朋友会怀念面包车的简单与粗暴。

内饰风格延续了软材质和黑色烤漆饰板的混搭,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5.6英寸自适应悬浮中控屏,再配上新一代DiLink智能座舱,语音区域唤醒和连续识别,生态互联可和座椅/运动相机等设备联动。对经常丢手机找钥匙的人来说,车比家好用。

回看市场——三年销冠不是吹出来的。汉家族交出的答卷是B+C级轿车销量第一。这次标配高阶智驾、三电技术和整体产品力齐头并进,油电同价+智驾普惠的掼蛋打法,让合资燃油车有点尴尬。年销30万只是保守预计,百万销量俱乐部中国车要先入场的,有可能只有汉。

调查数据显示,新能源渗透率已超50%,智能化需求蹭蹭上涨。比亚迪汉智驾版的加推,本质上是“技术下沉”,不再让高阶智驾当成“豪门的玩具”。体验核心是让用户无须懂参数,只需感受到“用着顺手”,技术是服务不是考卷。

说到这里必须自嘲一句——专业视角看产品,往往只能看到半杯水,剩下的半杯要靠市场和用户慢慢喝掉。技术平权,听起来像理想主义,但变成车上实打实的功能,才是真正的民主。可惜,作为一个天天琢磨证据链的人,我还是习惯把工程师的自信怀疑一番——刀片电池和天神之眼,能否在用户手里跨过时雨、失灵、数据泄漏这些小概率恶意事件,才是长远之计。智驾的普及不只是算法牛,更依赖数据安全、硬件冗余和极端情况下的应急机制。今天技术实现了,也许明天商业格局就能跟上,但公众的信赖还得慢慢磨。

再往下掰,要说高阶智驾真能做到“万无一失”吗?数据、算法、传感器和芯片这些字眼很美,但面对拐弯路口的张大妈和风雨里的灰色猫,终极判决还得留给时间和用户。行业变革总要有人开第一枪,比亚迪汉这次是冲在最前头,但智能化的终点在哪里,谁也没法下结论。

每当市场风口上热闹非凡,我总爱问——你觉得,技术平权,能像法治一样人人受益吗?是看见了“智驾”的春天,还是只是又一次营销话术包裹下的及时雨?人们愿意为智能买单,但更愿意为可靠买单。你会不会在买车时,也琢磨一声:证据够不够扎实,承诺背后,有没有真正的“安全兜底”?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