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7万西装卖10万车,零跑老板要打30万市场的主意

10月17号这天,零跑的创始人朱江明穿了一身杰尼亚西装出现在媒体面前。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套西装的价格跟零跑最便宜的小车T03差不多,都得7万块钱左右。一个卖亲民价格车的老板,身上穿着这么贵的行头,这事儿怎么看都有点不对劲。

朱江明倒是看得很透。他最近逢人就说一句话:“我们做的是汽车界的优衣库。”这话听着简单,里头的门道可不少。坐在旁边的高管曹力当场就掏出手机查了一下,杰尼亚去年净赚7个多亿,优衣库呢?176亿。这数字一对比,零跑想走的路就清楚了——不靠单件利润,靠量取胜。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家主打低价的车企,今年前9个月卖出去快40万台车,同比涨了一倍多,连着7个月拿下新势力销量第一。9月份单月销量更是破了6万大关,这在造车新势力里头,除了理想,还真没几家能做到。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们平均一台车才卖10万4,就这价格,上半年居然还赚了3000万。

靠便宜打天下的零跑,现在居然想往上走了。这次发布的D19,瞄准的就是30万这个价位。要知道,零跑之前最贵的车C16,顶配也没超过20万。这一下子往上跳10万,步子迈得够大的。

有人就纳闷了,你一个卖便宜车的品牌,凭什么让消费者掏30万买你的车?朱江明心里有本账。他请来了费翔做代言,台上站台的供应商名单更是够硬:福耀的玻璃、高通的芯片、宁德时代的电池、博世采埃孚的底盘系统,还有米其林的轮胎。这阵仗在零跑以前的发布会上可不多见,摆明了是要把面子做足。

穿7万西装卖10万车,零跑老板要打30万市场的主意-有驾

不过朱江明嘴上还是那句话:“产品可以豪华,价格不能豪华。”听着挺矛盾的,怎么平衡呢?零跑的办法就两个字——自研。

说到自研,零跑还真不是吹牛。人家连座椅和空调压缩机都自己造,每个月能产两三万套座椅,压缩机的次品率比外面买的还低。这种狠劲儿在新势力里头不多见。更绝的是电子架构,零跑把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控制器整合到一块儿去了,本来需要好几个控制器的活,现在一个芯片就搞定,线束省了,重量轻了,成本自然就下来了。

就拿D19的三电机系统来说,零跑和采埃孚一起搞了个电驱和发电机一体化的东西。需要充电的时候它是发电机,需要四驱的时候它是电动机。这么一搞,不光省了几十公斤重量,还少了一套电驱系统和控制器,成本能省好几千块。

朱江明算得很精。他拿杰尼亚和优衣库比喻说,杰尼亚卖得贵,毛利高,可店面租金贵,运营成本高,客户群也小。优衣库正好相反,薄利多销,靠规模赚钱。零跑就要走优衣库这条路,不追求单车高毛利,而是靠量上去以后把成本摊薄。

这账看着没毛病,可问题也摆在那儿。零跑现在的研发投入在新势力里头算是比较抠门的。去年一整年才花了29亿搞研发,小鹏花了53亿,蔚来更是砸了106亿。今年上半年零跑的研发费用还不到19亿,连小鹏的一半都不到。

穿7万西装卖10万车,零跑老板要打30万市场的主意-有驾

研发投入少,直接反映在智能驾驶上。你去看那些辅助驾驶的排行榜,基本找不到零跑的身影。网上讨论智驾技术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提到零跑。这跟零跑的策略有关系,人家不抢风头,等技术成熟了再跟进。朱江明拿800V高压平台举例子,说零跑虽然不是最早搞的,但现在装车量是最多的。

曹力倒是很坦诚,承认这两年在智驾上投入确实不够多。他说现在已经开始发力了,目标是缩短和头部厂商的差距。外面传言零跑要用华为的乾崑智驾系统,曹力直接否认了,说还是打算自己搞。

问题是,自研需要烧钱。朱江明的逻辑是,等公司越过盈亏平衡点以后,研发投入会稳步增长,但增长速度得低于毛利增长速度,这样才能保证盈利。去年零跑之所以亏钱,就是因为29亿的研发费用超过了27亿的毛利润。

明年对零跑来说是关键的一年。除了D19,还有两三款D系列新车要上市,A系列也会推两款,加上现有的B系列和C系列改款,零跑在售车型会超过10款。这么多车型铺开,意味着零跑既要控制成本,又要保证品质,还得在智能化上追赶对手,担子不轻。

更头疼的是渠道和品牌问题。零跑现在的门店主要开在三四线城市,走的是下沉市场路线。卖10万块钱的车,这策略没问题。可现在要卖30万的D19,还能指望县城的店面吗?零跑的打算是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还有有潜力的二线城市,找靠谱的经销商开新店,店面位置得好,得离目标客户近。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了——品牌力。消费者愿意花30万买一台零跑吗?零跑这个牌子在大家心里就是“便宜”、“实惠”的代名词,现在突然要往高端走,这个转变不是请个明星代言就能解决的。

穿7万西装卖10万车,零跑老板要打30万市场的主意-有驾

你想想看,一个长期卖10万块钱车的品牌,突然推出30万的产品,消费者第一反应是什么?凭什么?同样的价格,我为什么不买BBA的低配,或者蔚来小鹏的主力车型?这才是零跑真正要面对的拷问。

朱江明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他把D19的发布会搞得很隆重,供应商阵容豪华,请来费翔站台,就是想告诉市场:我们不是那个只会打价格战的零跑了,我们有实力做高端产品。

可话说回来,做高端产品和让消费者认可你的高端品牌,这是两码事。特斯拉当年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从Roadster到Model S,用了好几年才让人接受一个新品牌也能卖豪华车。蔚来李斌当初立志要做中国的BBA,结果折腾了这么多年,品牌认知度是上去了,可盈利还是个老大难。

零跑的路径跟蔚来不太一样。蔚来一开始就定位高端,从上往下打。零跑是从下往上走,这条路更难。你得让那些买你10万块钱车的老客户相信,你的30万车型值这个价;同时还得说服那些从来没买过零跑的新客户,让他们愿意为一个不那么知名的品牌掏钱。

购置税优惠政策的调整也给零跑出了道难题。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支持力度在减弱,消费者实际购车成本在上升。这种情况下,零跑的价格优势会被削弱。如果竞争对手降价促销,零跑本来就薄的利润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

穿7万西装卖10万车,零跑老板要打30万市场的主意-有驾

不过话又说回来,零跑这些年确实有两把刷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做到新势力销量冠军,这成绩摆在那儿。朱江明在大华股份搞了这么多年安防,对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那是真有一套。零跑能在平均售价只有10万的情况下实现盈利,这在行业里确实不多见。

关键还得看产品力。D19如果真能在30万这个价位做出差异化,在配置、性能、智能化上都能打动人,那零跑这步棋还是有可能走通的。可如果只是靠堆料,配置表好看,实际体验跟不上,消费者也不傻,该用脚投票还是会用脚投票。

零跑现在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继续守着10万块钱的市场,销量能保证,利润也还行,日子过得稳当。可市场就这么大,天花板看得见,想要更大的突破就得往上走。往上走风险大,搞不好砸了招牌,丢了基本盘。不往上走,永远只能赚辛苦钱,做不大做不强。

朱江明选择了往上走。这身杰尼亚西装,既是他对品质的追求,也是零跑转型的一个信号。他想告诉市场,零跑不是只会做便宜货,也有能力做好东西。问题是,市场买不买账,消费者认不认,这才是最关键的。

你觉得零跑这步棋能走通吗?一个靠便宜起家的品牌,能不能成功转型高端?如果是你,会愿意花30万买一台零跑吗?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