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车市销量出炉,新能源车卖爆,购置税新政实施

最近大家出门,不知道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马路上跑的车,好像跟前几年不太一样了。

以前咱们聊车,话题总离不开那些合资品牌,什么德系的稳重、日系的省油,好像买车就得在这些选项里挑。

但是现在你再看看,停车场里、高架桥上,越来越多的车标是咱们自己熟悉的汉字,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这些名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9月车市销量出炉,新能源车卖爆,购置税新政实施-有驾

这到底是咱们的错觉,还是说,中国的汽车市场真的变天了?

最近几条新闻连在一起看,就特别能说明问题,它们从不同方面告诉我们,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

首先,咱们来看一组最实在的数据。

前不久,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乘联会”,公布了9月份的汽车销量。

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了224.1万辆,这个数字本身就挺可观的。

但这里面,最关键、最让人振奋的一个数字是,我们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六十六点九。

这个数字可能听着有点抽象,我给大家换个说法就明白了:现在国内每卖出三辆新车,就有两辆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品牌。

这在过去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想当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能有个百分之三十多,大家就觉得很不错了,现在直接翻了一倍还多。

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关键就在于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的崛起。

在燃油车时代,我们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技术上,确实跟国外老牌车企有几十年的差距,追赶起来非常吃力。

但是到了电动车时代,大家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我们国家凭借着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巨大的市场和政策支持,一下子就冲到了前面。

9月车市销量出炉,新能源车卖爆,购置税新政实施-有驾

你看现在市面上的热门车型,比亚迪的“王朝”和“海洋”系列,几乎每个月都是销量榜的霸主;理想汽车凭借着对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成了“奶爸神车”;还有吉利、长安、长城这些传统车企,也都在新能源领域快速转型,推出了很多有竞争力的产品。

所以说,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我们整个汽车工业体系升级换代的结果,也是我们普通消费者用自己的选择,为中国制造投出的信任票。

我们自己家里这边搞得红红火火,国外又是怎么看我们的呢?

这就得说到第二件事了,这件事发生在遥远的加拿大。

前段时间,有些西方国家看着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这么快,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就想用加关税的办法来限制我们。

加拿大就是其中一个,他们提出要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百分之百的关税。

这个措施听起来很严厉,目的就是想把物美价廉的中国电动车挡在国门之外。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政策还没怎么执行呢,加拿大的两个重要省份——马尼托巴省和萨斯喀彻温省的省长,就先后站出来公开反对,甚至写信给加拿大总理,要求联邦政府赶紧取消这个决定。

这就奇怪了,他们为什么不跟自己的中央政府站在一起,反而帮着中国说话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的切身利益受到了损害。

全球贸易就像一个相互关联的链条,你在这头使劲,另一头肯定会有反应。

加拿大对我们的电动车加税,我们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反制措施。

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和猪肉等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我们的反制措施一出,直接导致这些产品的价格大跌,当地的农民和相关企业损失惨重。

9月车市销量出炉,新能源车卖爆,购置税新政实施-有驾

省长们一看,这不行啊,为了一个还没怎么卖过去的电动车,把自己省里的支柱产业给搭进去了,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所以他们才急着喊停。

这件事非常有意思,它说明在全球化的今天,想单方面用贸易壁垒来打压一个拥有强大产业链和巨大市场的国家,已经越来越难了。

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已经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它已经和全球的经济链条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动了它,可能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如果说加拿大的事情,证明了我们现在汽车工业的“硬实力”,那接下来的第三件事,就有点未来科幻的感觉了。

国内有一家叫小鹏汇天的公司,一直在研发飞行汽车。

就在前不久,他们把最新一代的产品“陆地航母”,带到了中东的迪拜,并且成功地进行了海外的第一次公开载人飞行演示。

迪拜这个地方,大家都知道,是全球财富和目光的聚集地,他们对各种前沿科技和新奇事物总是最感兴趣的。

小鹏选择在这里进行首秀,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自信。

更让人惊讶的是,演示一结束,来自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等中东国家的多个集团,当场就签下了600台飞行汽车的订购协议。

这600台的订单,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它释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在全球未来出行的探索上,中国企业已经从一个学习者和追赶者,变成了规则的制定者和引领者。

当世界上大多数车企还在为电动化的转型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们的一些企业已经在思考如何让汽车摆脱地心引力,飞向天空了。

这背后,需要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雄厚的资本支持,以及敢于突破常规的想象力。

9月车市销量出炉,新能源车卖爆,购置税新政实施-有驾

这件事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制造不仅能生产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同样也能在代表未来的尖端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了,飞行汽车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咱们最后还是得说点跟每个人买车都息息相关的事情。

这就是第四件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减免政策,要出新规定了。

我们都知道,现在买新能源车是不用交购置税的,这是一笔不小的优惠,也是国家为了鼓励大家购买新能源车而出台的扶持政策。

但是,这个政策不是永久的,而且门槛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工信部等三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最新公告,从2026年1月1日开始,想要继续享受免税优惠的新能源汽车,必须满足更严格的技术要求。

具体来说,对纯电动车,要求它的百公里电耗不能太高,也就是说,不能是那种续航看着还行、但实际上特别费电的“电老虎”。

而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包括增程式)的要求就更严了。

首先,纯电续航里程的标准提高了,至少要达到100公里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在日常通勤中更多地用电,而不是用油。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它对车辆在电池没电、纯靠发动机行驶时的油耗,提出了明确的限制。

要求这种状态下的油耗,必须比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低很多才行。

这个规定可以说非常精准,它直接指向了过去一些插电混动车的痛点,那就是有些车为了拿到补贴,只做了一个小电池,纯电续航很短,一旦没电了,油耗甚至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还高,被大家戏称为“工业垃圾”。

新规一出,这类技术不过关、只想钻政策空子的产品,将会被彻底挡在免税目录的门外。

这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因为它意味着,以后我们能买到的享受优惠的新能源车,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技术更先进、使用起来也更经济的好产品。

同时,这也说明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需要全面扶持的幼儿期,进入了需要高质量发展的青少年期,国家正在用政策引导整个行业,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