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望到改观:这台20万级SUV成了我家的移动生活舱
提车那天正好下着小雨,4S店门口的地砖反光,把那条贯穿式大灯映得像一条银线。我本来对新能源是半信半疑的,想着“先看看”,结果两个月下来,这台26款零跑C16五座版已经变成我们家周末露营、平日接送娃的全能伙伴。
第一次见它是在展厅角落,那会儿销售笑着说:“你去摸一下门把手。”我靠近,它自己弹出来,还带点机械声。冬天结冰的时候,这功能简直救命——以前老车冻住了得用钥匙敲半天才开。这回不一样,自动破冰,不脏手。侧面三连排大窗子特别讨孩子喜欢,他说坐后排看风景就像在电影院头排,没有柱子挡视线。21寸轮毂配宽胎,高速上压过伸缩缝时没什么虚浮感,比我之前开的老燃油SUV稳多了。
有一次邻居老刘在停车场围着我的车转,说尾灯晚上亮起来像腰间系了一根发光皮带。他还猜价格,说怎么也得三十多万,我告诉他实际价,他愣了一下,“啧”了一声,说买值了。不过尾部的小鸭尾设计,不仔细看还真容易忽略,但装个行李架或者绑自行车时,它那个微翘刚好能挡点风阻,这是后来长途才发现的小妙处。
空间是让我彻底心动的一部分。有次临时帮朋友搬家,把二排放倒之后直接塞进一张1米5宽的床垫,还剩余地放几个纸箱。我老婆最爱的是后备厢盖板下面那个50升暗格,她会把野餐垫、湿巾、孩子换洗衣服都塞进去,这样主舱位干净整齐,看着舒服。我爸妈第一次坐二排就夸腿部空间大,说比他们朋友的新MPV都舒坦,而且座椅仰角调到最大的时候,他们午睡不落枕——这可是老人评价里很高的一句赞美了。
内饰细节也有意思,比如Nappa真皮座椅防污涂层,有次小儿子打翻橙汁,我随手拿湿巾擦掉,一点痕迹没有;而且前排按摩功能是真管用,从合肥开到杭州,中途只停一次服务区,下车腰背一点没酸。另外一个冷门配置是8.1L直筒冰箱,别看容量不算夸张,但瓶罐竖放取用方便,不会滚来滚去砸坏饮料盖。有回夏天走高速,我们一路喝冰水,到终点还有两瓶冻得透心凉的可乐留给晚餐喝,那感觉太解乏了。
科技体验方面,我原以为语音控制就是噱头,可它识别方言挺准,上次丈母娘试探性喊“空调开小点”,系统立马执行,让她惊讶得直笑。另外50W无线充电板自带风冷散热,这事还是修理厂师傅提醒我的,“你手机电池不会鼓包,就是因为它降温做得好”。不过后排吸顶屏不能触控这一点确实有些遗憾,每次切动画片只能喊语音或者拿手机投屏,小孩偶尔抱怨慢半拍。
增程版续航对我们这种通勤+偶尔长途来说很友好,公司楼下快充桩19分钟就能从30%冲到80%,平日基本纯电跑。一趟合肥—南京往返,全程1150公里综合续航够用了,中间没加油省事不少。但群里有人提醒,高速上如果一直120巡航,纯电模式掉电快,要提前规划补能站,否则容易焦虑。这话后来被我验证过一次,当时差3%进服务区,不然可能推车收场……
安全方面让我印象深刻的不只是钢材强度(销售吹牛说A柱材料跟潜艇一样),还有横贯式侧气帘覆盖面积特别大,上个月隔壁栋业主低速剐蹭触发气囊,人一点事没有。他回来还特意找我聊起这个配置的重要性。而且母婴级环保材质是真的放心,小孩趴在座椅咬拉链头,也不用担心沾嘴里的是什么乱七八糟化学物质——这一点很多人选车时候忽略,其实挺关键的。至于空气净化器,在雾霾天气效果明显,有几次早晨出门PM2.5爆表,上路不到十分钟仪表显示已经降到了安全范围内,对呼吸道敏感的人尤其友好。
当然也不是完美无缺,比如储物格偏窄,大瓶矿泉水只能横着卡进去;还有视频应用少,如果想给孩子播个新番动画,只能提前下载或投屏。不过这些都是习惯问题,用久了自然找到替代办法,就像当年适应智能机从按键变触屏一样,需要时间磨合罢了。
昨天傍晚接娃回家路上,又遇见校门口那位常问价的大叔,他探头瞄了一眼仪表盘上的剩余续航,然后摇摇头笑:“看来以后加油站要少见你喽。” 我顺嘴答:“嗯,不过洗车店还是常客。”毕竟这雨后的泥溅起来,再漂亮的大灯和轮毂,也需要定期伺候才能亮堂。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