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刚上任就遭晴天霹雳:越南禁摩重创日本制造业,中国电摩军团乘势崛起

这首相的椅子还没焐热乎呢,高市早苗估计连办公室的WIFI密码都还没改,一个来自东南亚的晴天霹雳就先送到了。你说糟心不糟心?你以为搞定了党内大佬,发表了就职演说,就能开启人生巅峰了?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这么便宜的事,现实总会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你来一记清脆的耳光。

这记耳光不是来自老对手,也不是什么地缘政治的惊涛骇浪,而是来自越南。对,你没听错,就是那个摩托车比人还多的国度。他们宣布,从2026年开始,要逐步跟烧汽油的摩托车说拜拜。就这么一条看似人畜无害的环保政策,好家伙,直接一榔头砸在了日本制造业的命根子上。

很多人可能没感觉,不就是禁个摩吗,多大点事?这就好比告诉可口可乐,以后全世界碳酸饮料都要加税,还是加那种罚到你肉疼的税。越南对于日本摩托车产业,尤其是本田,就是这么个存在。本田在越南市场那不是卖车,那是印钞。超过80%的市场份额,一年卖出260多万辆,这背后可不仅仅是整车的利润。从发动机的一个小螺丝,到路边维修店里的一瓶机油,再到给经销商的金融服务,日本人在这里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利润大网。

更要命的是,这张网的另一头,牵着日本国内成百上千家中小企业。那些散落在日本各个小县城的工厂,老爷子们一辈子就靠给本田的某个零件做配套过活。现在越南说不玩了,等于直接掐断了这些工厂的生命线。你能想象吗?高市早苗还在国会里画着“制造业复兴”的大饼,承诺要让这些小工厂重现荣光,结果越南一个政策过来,釜底抽薪,直接让你连锅都没了。

高市早苗刚上任就遭晴天霹雳:越南禁摩重创日本制造业,中国电摩军团乘势崛起-有驾

这事儿最妙的地方在于,越南根本不是冲着日本来的。人家理由正当得很:河内的空气都快成固态了,交通堵得跟停车场似的,搞电动化是自救,是唯一的出路。你看,逻辑完美闭环。日本这边气得跳脚,联合一帮行业协会给越南政府写信,说我们产业链还没准备好,您给个宽限期行不行?这姿态,活脱脱就像是被时代抛弃后还想讨价还价的老贵族。越南政府的回应也很干脆:已读,不回。

态度,有时候比政策本身更说明问题。这表明,东南亚的这场能源革命不是在跟你商量,而是通知你结果。对于刚刚上任,权力根基还没扎稳的高市早苗来说,这简直是天降“噩耗”。她的政治基本盘很大一部分就是靠着强硬姿态和“经济强国”的许诺换来的。现在一个外部市场的变化,就把她的经济牌打得稀烂。她能怎么办?派自卫队去河内逼着人家买燃油车吗?显然不行。这是一种看得见却够不着的无力感,精准地打击在了她政权的软肋上。

而就在日本企业对着越南的禁令发愁的时候,另一边的中国厂商,估计已经开香槟了。这场变局,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绝佳时机。

别以为这又是一场靠着低价冲杀的老套故事。时代变了,兄弟。十几年前,我们的摩托车也曾席卷东南亚,但最后因为质量拉胯、售后跟不上,被人集体请了出去,那段黑历史咱得认。可今天不一样了,中国电摩军团是带着全套“豪华装备”空降的。电池、电机、电控,新能源车的三大件,我们早就玩明白了,而且做到了白菜价。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不仅能让续航飙到200公里以上,还特别能打,防水防爆,简直是为东南亚那潮湿多雨的气候量身定做的。

高市早苗刚上任就遭晴天霹雳:越南禁摩重创日本制造业,中国电摩军团乘势崛起-有驾

更绝的是供应链效率。中国的电池厂,下单到交货,四五天搞定。日本同行呢?没个两三周你都别想见到货。这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里,就是龟兔赛跑的区别。成本上,我们的整车制造能比日本低30%左右,还不是靠偷工减料,而是靠着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和模块化生产,硬生生把成本给压了下去。

可以说,当日本还在犹豫要不要给自家摩托车装个充电口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充电站、换电柜、本地化组装厂直接修到了人家家门口。这种“本地制造+国产核心件”的降维打击,日本企业根本没法防。

所以你看,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市场竞争,这是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预演。越南这一脚,看似踢在了日本摩托车的屁股上,实际上是踹开了整个东南亚电动化的大门。印尼、泰国、马来西亚,个个都在排队跟进。日本制造的神话不是一夜之间破灭的,但这一次,警钟算是彻底敲响了。高市早苗面对的,是一个需要被电击唤醒的巨人。而我们,恰好就是那个手握电击器的人。这场亚洲产业的新牌局,越南发了牌,中国接了招,现在轮到日本玩家思考,是跟,还是弃牌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