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安i60预售开启,这事儿一出来,朋友圈里就炸了。毕竟,这是广汽集团第一款15万以下的增程车型,标配了好几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人家也真没虚,搞了个国民增程大五座SUV,敢说自己把实用和科技结合得挺入味。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官方说的关键指标,比如3.73kWh/L的油电转化效率,亏电情况下油耗5.5L/100km,怠速时车内只有40分贝,安静到我都觉得能睡着。这个油耗比我身边几个竞品都要低不少,尤其是在同价位,能做到这样实用的,没几个能跟埃安比。
这车全长近4.7米,轴距2775mm。你说:外形怎么不走豪华路线?配色用的丁酮涂料,亮得跟豪车似的。内饰也别出心裁,用了不少圆弧元素,营造出温馨的居家感。想象一下:碰到邻居大妈来串门,她一坐进车里,就会觉得哇,这车挺温暖的,这一点还是挺贴心。
续航方面,官方给出的数据:纯电续航210km,综合续航达到1240km,其实我心里预估,这个电池容量大概29.165度,基本可以满足日常上下班、周末短途出行。15分钟快充能补充30%-80%的电量,这对于我们普通家庭主妇或者上班族来说,基本日用无忧。
对比同价位的电动车,虽然时间长短不一,油耗差距可能只有1-2L/100km,但真正的实用差别在于,增程给你多一份安心。你别觉得纯电就一定行,我身边有人开纯电,出个远门就得提前规划充电站,这场面真不如一辆增程车轻松。特别是在一些二线城市,充电基础设施还不完美,这点油可以应付远途的优势就特别明显。
但也不能全盘夸——我觉得我没啥说的不满。坦白讲,这个价格,说实话挺良心。之前也遇到过一些所谓科技感爆棚的车型,开起来就一股虚火,电池放在车里不安全,后来朋友买了个品牌xx的,起初觉得挺酷,但半年后阴影话还记得:弹匣电池的安全性确实不能只看表面。埃安心里也知道这个,强调多重安全保障,像他们的弹匣电池已经装车超130万辆,没有自燃案例。
具体体验还得用时间验证。现在只是预售,能落到地上的吗?我猜,未来用多久能跑掉,保值率能摸到哪一档,都是未知。毕竟,买车不光看续航,还怎么看待科技感带来的实际价值。说不定两年后,这智能辅助就变成了多余的粉饰。
对比一下门店里的销售话术:他们说这是你家用的增程好伙伴,我心里就在琢磨——其实增程车最大的卖点,不就是无需担心充电桩的便利感吗?如果你周末偶尔长途,带娃出行,还是觉得有油在扯着不担心要实用一些。之前我听朋友说:人家买了几辆纯电,远途一走,基本都得靠代步车+充电宝,麻烦死了。
我还记得我朋友李磊说过:你看,销售历数小区内充电桩,优点是环保,缺点是排队和充电时间。电动车要破解人们里程焦虑,靠的还是技术突破。现在这个增程方案,实际操作起来就比纯电更稳妥。
其实我自己猜测,未来加速推进的,还是快充基础设施和混动技术的平衡。没想过,这次埃安借由i60,试图用低价高配切入家庭市场,是不是太冒险?毕竟,家庭用车的稳定性永远优先。你问我:以后会不会‘混’出个优化方案?我估计,纯电和增程都会有用武之地。某些人还在死磕纯电的环保先锋梦,但实际上,大部分家庭还是看重安心。
我还在想,这车的内部温度如何?那天我路过4S店,感觉车内空调静静的,室外15度,车内一切正常。要说小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一份车漆的特写,淡金色闪着光泽,感觉还挺精细的,豪车级工艺。
我想问:这车的未来会怎么样?能否真正成为国民增程SUV?还是说又是个市场炒作?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好答。毕竟,行业里面像这种科技平权的尝试,真的不多见。
值得一提的是,对普通家庭来说,这个价格入手,性价比高得让人心动。你觉得,这样的车,日后还能赚到什么回头客吗?还是说,市场会很快分出高低档?看来,只能等时间告诉我们答案了。(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