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固态电池双王炸!“自愈”+“离子高速”颠覆新能源车,外媒惊叹“弯道超车”

相信每个开电动车的朋友,都经历过冬天续航打骨折,连暖气都舍不得开的窘迫。更别提在高速服务区,对着充电桩望眼欲穿,排队几小时充电半小时的糟心事了。不过,这种被续航支配的恐惧,可能真的要翻篇了。

最近,新能源圈子就像被投入了两颗深水炸弹,水花四溅。咱们中国的科研团队,在半个月里连着甩出两个“王炸”,两项关于固态电池的颠覆性研究,接连霸榜了《自然》和其子刊的封面。

这可不只是发几篇论文那么简单,这几乎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一个属于固态电池的新纪元,已经叩响了大门。连外媒都坐不住了,惊呼这简直是“换道超车”,燃油车最后的护城河,似乎真的要被填平了。

这电池居然会“自愈”

中国固态电池双王炸!“自愈”+“离子高速”颠覆新能源车,外媒惊叹“弯道超车”-有驾

先来看看中科院团队祭出的这张王牌。他们搞出了一项叫“动态自适应界面”的技术,简直是快准狠地命中了固态电池量产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以前的固态电池,为了让内部材料紧密贴合,得用上千斤的力气去压,整个封装过程又贵又复杂,活脱脱一个需要小心伺候的“瓷娃娃”,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但中科院这技术,神奇了。它让电池内部电极和电解质的接触面,在充放电的时候,自己长出一层动态的保护膜。这层膜能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始终保持最佳接触。

这项技术的负责人打了个比方,这就像给电池装上了一套“自主神经”,它自己就能感知状态,适应各种严苛的工作环境。听着玄乎,但数据是实打实的。

用了这项技术的软包电池,来回折腾了300个循环,容量还能保持在70%以上。最要命的是,它支持5C高倍率快充。这是啥概念?就是你的车从亏电到满电,可能真就是一杯咖啡、一根烟的功夫,12分钟搞定。

给离子修条高速公路

如果说中科院的突破是解决了“筋骨”问题,那清华团队的成果,就是直接打通了电池的“任督二脉”。几乎就在同时,清华团队在固态电解质材料上取得了历史性进展。

他们攻克了一个困扰了全世界科学家二十多年的难题——界面阻抗。你可以把电池里的锂离子,想象成公路上跑的汽车。在过去的固态电池里,它们走的是崎岖不平的“土路”,跑不快还老堵车。

而清华团队,通过一种创新的纳米结构设计,硬生生给这些离子们铺了一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结果怎么样?新型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直接飙升到了液态电解质的水平,而阻抗却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中国固态电池双王炸!“自愈”+“离子高速”颠覆新能源车,外媒惊叹“弯道超车”-有驾

这意味着,超高的能量密度和闪电般的快充速度,这两个过去难以调和的矛盾,现在终于可以“我全都要”了。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大概就是如此吧。

游戏规则真的要变了

当这些实验室里的黑科技,一步步走向生产线时,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恐怕就要迎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大洗牌了。续航焦虑?不存在的。

能量密度轻松干到400Wh/kg以上,意味着电动车跑个1000公里将成为家常便饭。从北京满电出发,一口气开到南京,中间连服务区都不用进,这种体验想想都觉得过瘾。

我们的充电习惯也将被彻底颠覆。当充电和加油一样快,甚至更快时,谁还会执着于换电模式呢?也许未来的超充站会遍地开花,成为新的基础设施。

更关键的一点,固态电池从根上就解决了液态电池易燃易爆、电解液泄漏的风险。这种极致的安全感,将为自动驾驶的全面普及,铺平最后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砖。

这回轮到我们坐庄了

在这场关乎未来的能源竞赛中,我们的对手当然也没闲着。日本丰田死磕的硫化物路线,成本和工艺迟迟搞不定;美国那家明星公司QuantumScape的氧化物体系,界面稳定性问题也一直让人头疼。

相比之下,我们这条“界面创新”和“材料突破”双管齐下的路子,显然走得更稳,也更接近现实。两项成果一公布,据说日韩厂商的会议室里,弥漫着“游戏规则变了”的惊叹,德国三大车企甚至火速派了专家组过来交流。

中国固态电池双王炸!“自愈”+“离子高速”颠覆新能源车,外媒惊叹“弯道超车”-有驾

这种感觉很奇妙。曾几何时,我们都是跟在别人后面学习、模仿,而这一次,我们似乎开始有机会,亲手来制定下一代游戏规则了。

结语

行业内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今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元年。无论是宁德时代还是卫蓝新能源,国内的电池巨头们早已摩拳擦掌,GWh级别的产线已经布局就绪。可以预见,当固态电池的成本降到只比现在的液态电池贵一点点时,市场的选择将毫无悬念。麦肯锡的报告更大胆预测,到2030年,固态电池可能会吃下超过三成的市场份额。

不妨畅想一下那样的未来:上班前,在你喝咖啡的几分钟里,爱车就自动满电待命;一场说走就走的长途旅行,再也不用meticulously规划沿途的充电桩;一辆车的电池寿命,甚至比车架子还长,跑个几十万公里下来,电池健康度依然坚挺,让二手电动车的保值率,第一次有底气叫板燃油车。这已经不是科幻片里的场景,而是正在加速到来的现实。正如清华团队负责人所说:“科技突破的终极意义,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享受技术进步的红利。”燃油车在公路上驰骋的百年历史,或许真的要在这场由中国力量主导的能源革命中,缓缓拉下帷幕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