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还未彻底降临,重庆仍在混沌的光影里翻转。整齐的SUV队列缓慢穿梭在菜园坝立交盘旋的螺旋里,偶尔有闪烁的车灯如意外证物,通过桥下的积水印出斑斓的影子。一次简单的试驾活动,表面上安静如常,内部却藏着驾驶辅助系统与规则世界的较量。
如果你坐进这辆广汽传祺向往S9,面对重庆这座立体魔方般的城市——你会信任虚拟的副驾,把生死交付AI与算法的手里吗?25.99万的起步价,载着华为乾崑的ADS 4辅助驾驶,这个数字算得上昂贵,还是“有点狠”?或者更值得的,是一场关于人性、技术与安全感之间拉扯的游戏。
说回现场。广汽传祺选址重庆,显然不是随性选择。要搞一场全国直播技术品鉴,没人比这座“8D城市”更适合用来验证一个想称王称霸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菜园坝、李子坝,这些年间被各路专家、网红和司机轮番调侃的“重庆立交梗”,无疑是对AI驾驶能力的终极测试。在这种隧道套桥、弯道接立交、轻轨穿楼的“重庆模式”里,没人愿意用车祸做实验。
据说现场展示里,华为ADS 4的表现是“路径规划精准、变道干脆,系统响应柔顺”,一切听上去像高情商的应聘自我介绍。而在实际城市路段体验中,VEWA智能架构的深度融合,令辅助驾驶在复杂交通里不是莽撞的蠢笨机器人,也不是固执的自负天才——它像个合格的新人实习生,既规矩又能“见招拆招”。
车身方面和外观这些事,老实讲,已经不是靠“线条犀利、仪态大方”能刷出微薄关注度的时代。向往S9搞了个“藏锋于润”新设计说法,我没刨根问底设计哲学。可这套配色、轮毂和头灯的组合,在“抢镜”这件事上没栽大跟头。5060mm的尺寸、21英寸轮毂,5座/6座选配,对于目前主流SUV市场的“过度设计”已经审美疲劳,倒有点难得的克制。
回到重点,还是“智能”二字的牌面。S9全系搭载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六屏互联,如果加上“多设备无缝流转”这些词,还真挺像极了某个手机控的梦想车厢。陆上行舟,网络畅通,数据不断交换——这东西其实才是真正改变驾驶习惯的内核。座舱屏幕从15.6英寸一路卷到顶配的27英寸AR-HUD,甚至还有个17.3英寸吸顶娱乐屏,感觉不是在买车,是买个中号游戏舱。
安全,才是所有噱头的底牌。华为乾崑CAS 3.0主动安全系统、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以及720度全向防护——数字听着很唬人,真正遇到麻烦时,就像现场解剖案发现场时,看着一地血迹和玻璃碎片,技术再牛,也得承认,对抗“世界的不确定性”永远不会绝对成功。五重电池防护?理论没错,实际中能否拒绝每一场意外,就像实验室里百试不爽的毒剂,进了人体能否不出纰漏,谁也不敢打保票。
动力系统是1.5T插混,宁德骁遥电池,252km纯电,综合1200km续航。15分钟快充,数据漂亮。只是又回到老毛病——除了数字,我们哪些问题真的关心?续航破千,到底有几个家庭把全部里程榨干?快充到15分钟,万一路上排队、设备罢工、气温骤降,数据背后的落差,最后还是得“备个B计划”。
有朋友问,25.99万“高端家用”,智能驾驶、鸿蒙座舱、主动安全啥都堆满,是不是买得过?问题抛给法医,大概会换来一句苦笑——“家用、智能、安全,做不到面面俱到的车,从来不止一辆。”买菜车需要干嘛?保命!追求酷炫黑科技?加钱!想要家人安心?预算,永远不够用。
车辆智能化,是不是“未来已来”?又或者只是又一个营销故事?现实中,AI驾驶和人类驾驶的分界线有时像伤口的刀痕——不该有时强行补上,该缝合时却让它破败愈合。技术的承诺和人的侥幸,总在警惕和依赖中摇摆,谁也不能做“零出错”的诺言贩子。
对我这个多年见惯事故现场的旁观者来说,过度依赖任何“智能和便捷”,终究要警惕技术温柔背后的冷漠。对数字的痴迷,和对安全的渴望,二者总在一念之间。所有宣传和体验,最终能转化成日常驾驶哪一份淡定和安全感?谁能保证每一个AI决策,都恰好契合你那一秒的侥幸、善良、愤怒,或者短暂走神?
所以,我给不了买与不买的最终判词。广汽传祺向往S9的智能辅助驾驶,玩得起重庆这种魔幻地形,确实有两把刷子。但理性讲,汽车的未来,绝不是“谁有更大的屏幕,谁加的激光雷达多,谁家AI最会抄小路”那样一桩算术题。倒不如问:等到你坐进那辆自动驾驶的新车,打算把自己交给哪个选择——人,还是机器?智能,还是直觉?安全感,谁负责?
路上,你真的只会遇到“高阶智能”,还是下一个措手不及?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