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6要出增程版这事儿,讲真,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何小鹏老师的精神状态,竟然能撑到现在才开始整这个活儿。这不就是典中典的【打不过就加入】么?当年信誓旦旦只搞纯电,说增程是脱裤子放屁,结果理想和问界在旁边靠着增串器印钞票,印得都快包浆了,你这边还在苦哈哈地教育市场,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现在不装了,摊牌了,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开始捣鼓加油站业务了。
工信部那张申报图,就像是一封投降书,又像是一封战书。外观基本没变,还是那个熟悉的溜背造型,但车长多了13毫米,体重涨了几十公斤。这多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是一颗1.5T的发动机,一个外挂的“丹田”。这玩意儿被小鹏包装得花里胡哨,说什么是“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的一部分,噪音只有1分贝。1分贝是什么概念?是三体人看了都想立刻出发来地球学习静音科技的水平。我严重怀疑这个数据是在绝对真空里测的,旁边还得站个李斌老师帮忙稳定情绪场。
但数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行为本身。小鹏这个行为,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用户的蛋糕悄悄端走了。那小鹏G6增程版,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顺手还把餐厅老板的结婚照给撕了。1400公里的综合续航,这是什么?这不是续航,这是在搞军备竞赛,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
你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深蓝S07和零跑C11,两个哥们正在小酒馆里喝酒,讨论着谁的续航能多个几十公里,谁的沙发更软。突然,门被一脚踹开,小鹏G6顶着个“1400km”的霓虹灯牌匾冲了进来,背后还背着个加油站的模型。它啥也不说,就往那一站,整个酒馆瞬间鸦雀无声。这就叫发疯,这就叫自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纯电车主,我太懂这种痛了。节假日上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队的盛况,堪比春运抢票。你眼睁睁看着旁边理想问界的大哥,加完油哼着小曲儿就走了,你这边还在跟人为了一个充电枪头差点上演全武行。那种感觉,真的会让你深度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是不是为了所谓的环保,把自己活成了一个随时可能抛锚的苦行僧。所以,小鹏的“妥协”,本质上是一种开窍,一种悟了。
它悟到了什么?它悟到了,在绝对的便利性面前,任何技术理想都是狗屁。你跟用户聊800V高压平台,聊碳化硅,用户听得懂吗?用户只关心一件事:我过年回家,能不能一脚油门干到底,中间不用跟人抢充电桩。写到这我想起我楼下那台天天占着充电桩的老头乐,它可能才是自动驾驶的终极答案,因为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看,决定技术成败的,从来都不是实验室参数,而是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
现在最大的悬念就是价格。纯电G6起售价17.68万,已经很有杀伤力了。增程版加了一整套“外挂丹田”,成本上去了,价格怎么定?这里面就是玄学了。定高了,大家会说你没诚意,背叛了性价比;定低了,自己亏钱不说,还得被纯电老车主骂背刺。这帮厂商是真的要把消费者逼死!
我猜,小...鹏会选择后者。因为在G9上,他们已经吃过一次定价太“自信”的亏了。现在这个市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体面可言。最好的手段就是直接把价格打到对手的动脉上,让它血流不止。传闻18万到21万,如果真的18万多起步,那深蓝和零跑基本可以提前准备写悼词了。你跟我比续航?我1400。你跟我比智能化?不好意思,在座的各位,配上激光雷达和Turing智驾的我,就是雷电法王。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特么有点形象。纯电车就像是内功修炼者,讲究根基扎实,一口真气绵长。增程车就是典型的魔道修士,直接给自己装个外挂丹田,修为一日千里,虽然路子野,但真能打。小鹏就是那个名门正派出身的弟子,本来鄙视魔道功法,结果被魔道修士按在地上摩擦了好几年,终于有一天心态爆了,跑到后山禁地,把最邪门的功法给练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用户真的需要“双保险”吗?这种油电双修的模式是未来吗?是,也不是。
这是一种聪明的妥协,是面向最广大群众的务实。但是讲真,我总觉得开着增程车进加油站,会有一种背叛了革命的感觉,一种打入敌人内部的微妙快感。
但谁在乎呢?消费者需要的,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完美的技术方案。他们需要的,是那种“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的帝王式安全感。本质上,这不是技术选择,这是人性。小鹏终于搞懂了,在人性的汪洋大海面前,所有的技术坚持,都像是一个孤零零的游泳圈,随时可能被一个浪头打翻。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