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标我怎么不认识?”
废话,人家压根就没想让你一眼认出来!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时候?
在停车场转悠,或者等红灯的时候,眼睛被一辆车给勾住了。
那设计,那线条,那股子劲儿,一看就不是便宜货。
可你伸长了脖子想看看是哪家的“神仙”,结果车屁股上那个标,你脑子里搜刮半天也对不上号。
这时候别急着怀疑自己是不是村里刚通网,也别骂人家是啥山寨货。
告诉你个扎心的事实:这些让你“脸盲”的新面孔,背后站着的很可能就是你熟得不能再熟的汽车巨头。
这就是圈子里玩了多少年的老把戏——换个马甲,跟你谈个新恋爱。
说白了,就是不想带你玩了。
或者说,想换个马甲,再从你兜里掏一笔钱。
这套路玩得最溜的,得数丰田那老头子。
精明着呢。
你说丰田的牛头标够不够硬?
全世界都认识。
但它要去碰奔驰宝马的地盘,直接给一台豪华车也贴个牛头,然后跟你说:“嘿,这是高级丰田,加钱!”
你觉得这事儿能成吗?
鬼才信。
所以人家干脆生了个“二儿子”,取名雷克萨斯,挂个全新的“L”标,重新给你讲一个关于“匠心”和“东方哲学”的故事。
结果呢?
你看看现在加价排队的盛况,这儿子养得比亲爹还有面子。
这还不算完,你再看大众那一家子,那哪是“兄弟连”,那简直是个“汽车联合国”。
主家里有个勤勤恳-恳的大众,旁边站着穿西装的奥迪,另一边还有浑身肌肉的保时捷,角落里还蹲着斯柯达、兰博基尼……它们理论上都是一个爹生的,但谁跟谁长得都不一样,性格更是天差地别。
你要是敢给保时捷911换上大众的“VW”标,信不信车主能当场把车砸了?
就是靠着这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策略,大众才能上到几百万,下到几万块,把所有人的钱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别以为就国外厂家会玩。
咱们国内这帮新势力,早就把这套“无间道”给研究透了。
比如吉利,现在简直是个“品牌孵化器”。
想玩潮流科技?
领克给你安排上。
想体验高端纯电?
极氪在那儿等着你。
甚至你心血来潮想去野外撒欢,还有个叫雷达的品牌给你造皮卡。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专属Logo和脾气,专门对着不同的人群放电。
要是全挂一个吉利标,那场面就乱了套了,最后可能谁也卖不好。
还有东风这种“国家队”选手,以前总觉得它稳重有余,现在也开窍了。
主品牌的“双飞燕”标继续留着,代表着靠谱和家底厚。
转头就搞出了岚图、猛士、奕派这些新牌子,一个个跟“特种兵”似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一个去打高端市场,一个去玩硬派越野,另一个专攻主流用户,分工明确,下手精准。
这哪是造车,这简直是在下棋。
所以说,市场上这些“陌生”的新Logo越来越多,对我们这些掏钱的人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这意味着选择更多了,车也更专业了。
一家车企能同时养活好几个性格不同的子品牌,说明它家底子厚、技术硬,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会模仿的小学生了。
下次在路上再看到不认识的车标,先别急着掏手机查。
多半就是你熟悉的某个老朋友,换了身行头,准备跟你聊聊关于“梦想”和“钱包”的新故事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