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比亚迪在巴西给卢拉总统交车那个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什么民族自豪,也不是什么工业崛起,而是觉得这事儿吧,特别赛博,特别修仙。就好像一个来自东方的神秘修士,苦练内功多年,突然有一天跑到亚马逊雨林里,对着当地部落酋长说,你看我这口飞剑,不但能千里之外取人首级,还能给你家后院除草,酋长一听,嗨呀,好东西,当场就给办了VIP金卡。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卖车了,这是在进行一种降维打击,一种“文化反向输出”的典中典。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这数字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地点,巴西;更重要的是车主,巴西总统卢拉。这操作,就像是你打游戏,别人还在新手村辛辛苦苦砍木头,你直接把GM(游戏管理员)给策反了,让他给你当小弟。这就问你怕不怕?
过去我们理解的全球化是什么?是可口可乐,是麦当劳,是好莱坞大片,是一种温和的、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对方设定的生活方式。而现在比亚迪在搞的,是一种掀桌子式的全球化。如果说以前大家是在一个餐厅里,比谁家的菜好吃,谁家的服务员更漂亮。那比亚迪现在干的事,就是直接冲进后厨,把所有厨子都绑了,然后对所有食客说,从今天起,你们只能吃宫保鸡丁,而且我还给你们修路、建车站、搞发电,以后你们上厕所用的纸都得是我牌的。这不叫竞争,这叫重塑生态,或者说,叫“飞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你看他在巴西的布局,就特别有意思。下线一个混动车,这只是个由头,一个开胃小菜。紧接着,云轨项目测试,纯电铰接大巴交付,甚至工厂门口的路都改名叫“比亚迪路”。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你还觉得他只是个卖车的吗?不,他是在成为巴西的“基建狂魔”plus版。他不是在建厂,是在往巴西这个巨人的身体里,疯狂注入自己的毛细血管。当一个国家的总统坐你的车,首都市民坐你的云轨,主要公交线跑着你的大巴,工厂门口的路以你为名,你觉得你和这个国家还能分开吗?分不开了。这就是一种深度的、物理层面的绑定。这他妈才叫全球化!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早就看透了。商业世界里,最高级的护城河不是技术,也不是品牌,而是让对方离不开你。苹果牛逼在哪?不是iPhone本身,是那个由App Store、iCloud、iOS组成的,让你一旦进去就再也出不来的生态监狱。比亚迪现在在海外干的,就是这个事,只不过他造的监狱更大,直接是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级别的。他把车、电池、轨道交通、能源解决方案,像压缩毛巾一样打包,扔到水里,“嘭”一下,就变成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未来城市模型。
这背后是一种极其残暴的思维模式,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黑暗森林法则。他根本不跟你玩什么技术参数的文字游戏,不跟你扯什么百年品牌的历史情怀。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但比亚e迪的逻辑是,我直接把你的路都铺上我的名字,你的品牌再玄学,有我的路玄学吗?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一个汽车品牌全球化的关键,也不在于你在纽北跑了多快,而在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一个国家人民的日常。当“比亚迪”这个词,和上班、下班、出行、运输这些词深度绑定时,你就赢了。赢麻了。
而且这事最骚的地方在于,他把政治、商业、民生,一把子全给整活了。给总统交车,这是顶级的政治秀,面子给足。修云轨、跑大巴,这是深入民生的里子,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建工厂、改路名,这是商业上的肌肉展示,秀给所有同行看。同行看了也得傻,这怎么打?你降价,他送你一条云轨;你搞技术发布会,他直接把市长请来剪彩。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不讲基本法啊。
写到这里,我感觉比亚迪自己的人看到这篇文章,一半会想给我打钱,另一半会想把我拉黑。因为我把他们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战略,用一种非常流氓的方式给翻译出来了。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个天天占车位的邻居,他要是学了王传福一半的手段,估计我们整个小区的车位都姓他了。
你看,比亚迪的这种打法,完全解构了传统车企的竞争逻辑。传统车企的竞争是在一个固定的框架里,比发动机,比变速箱,比底盘。但比亚迪是直接把框架给扬了。他的逻辑是,我为什么要在你的规则里玩?我自己就是规则。我不仅造车,我还定义出行。我不仅卖产品,我还承包你的未来。这种思维上的跃迁,比他那个刀片电池可怕多了。刀片电池只是物理层面的武器,而这种思维模式,是修仙小说里的“心法”,是“道”的层面。
所以,你问我比亚迪在巴西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技术?是战略?不,是王传福老师给卢拉总统交车钥匙时,那个看似不经意的微笑。那个微笑里写满了两个字:盘他。他不是在卖一辆车,他是在下一个巨大的、关乎国运的赌注。而且看样子,他好像真的要赢了。这种感觉,讲真,有时候让人觉得有点毛骨悚然。这已经不是商业了,这是一种意志的蔓延,一种文明的覆盖。太阳看到这一幕,估计都要一个趔趄。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