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曾想过,当预算被框定在紧凑型电动车的范畴,我们对车辆的内在品质,尤其是那深藏不露的底盘结构,还能抱有几分期待?
许多消费者或许会默认,在这个价格区间,某些“隐性”的成本削减在所难免。
然而,广汽埃安UT的出现,却似乎正在颠覆这种固有认知。
上次咱们聊到它那根出人意料的铝合金前防撞梁,就引来不少朋友的惊叹。
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究,看看这辆起售价仅六万余元的小车,它的底盘究竟是“表里如一”的惊喜,还是暗藏玄机。
在笔者的拆解经验中,不少经济型小车在底盘防护上常常显得“简朴”甚至“敷衍”,要么护板残缺不全,要么设计粗糙。
可当埃安UT被升举至半空,其底盘的完整度瞬间映入眼帘,着实令人侧目。
从车头一路延伸至车尾,底部防护板材铺设得严丝合缝,犹如一面光滑的盾牌,将车腹包裹得密不透风。
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在同级别车型中,简直是凤毛麟角。
您想,底盘平整不仅能有效降低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对续航里程贡献良多,更重要的是,它能为车辆核心部件提供更周全的保护,让驾驶者在面对复杂路况时,心里多一份从容与安心。
这般考量,足见厂家在看不见的地方,亦投入了相当的心力。
动力心脏方面,埃安UT搭载的是汇川技术提供的电动机,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00千瓦,峰值扭矩145牛米,采用前轮驱动形式。
这样的参数表现,在城市日常通勤中,足以应对各种驾驶场景。
无论是起步时的轻快加速,还是需要超车时的动力储备,都能提供足够的支持,让驾驶体验流畅而富有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其能量储存单元,即动力电池,官方资料显示采用了多品牌供应策略,涵盖音湃电池与孚能技术,电芯材质均为磷酸铁锂。
我们此次测试的这台车,内部装备的正是音湃电池,这正是广汽集团旗下自主研发的电池产品。
自家技术在自家产品上的应用,无疑为车辆的整体品质和可靠性增添了一层信任背书。
而在电池模块的周边,我们还发现了PTC加热模块的踪影。
对于在寒冷地区生活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项贴心配置,它能有效改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效率和放电性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减少冬季续航焦虑。
然而,真正让笔者感到意外的,却远不止于此——它的前副车架,赫然是那种通常只在更高级别SUV或中大型轿车上才能见到的,一体式全框架结构副车架!
这在六万级小车市场,简直是“降维打击”般的存在。
要知道,这种结构不仅能大幅提升车身前部的刚性,更在碰撞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前端特意设计的喇叭口形扩散区域,并非简单的造型,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吸能溃缩区。
当车辆遭遇正面冲击时,这一区域能够有效引导并吸收碰撞能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乘员舱的冲击,为车内人员争取宝贵的生存空间。
这种不惜成本的安全考量,让这辆小车的价值感瞬间跃升。
前悬架部分,埃安UT沿用了经典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下控制臂采用单层冲压钢板,连接部件则为铸铁件。
这套组合在结构上是成熟且经济的选择,性能表现稳健可靠,足以满足日常驾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需求。
毕竟,车辆的成本控制与定位,决定了其在某些部件上的选择,我们不能奢望它在所有方面都与高端车型齐平。
后悬架的设计,则透露出一种在有限框架内追求卓越的智慧。
它采用了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这在经济型轿车中是普遍现象。
但埃安UT的扭力梁,并非寻常之物。
它选用的是热压成型封闭式扭力梁,这种工艺制造出的扭力梁,其强度和抗扭刚性远超普通冲压件,能为车辆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和更优良的操控反馈。
曾经在许多以操控见长的车型上,我们都能见到类似设计的影子。
更值得称道的是,后悬的减震机构还采用了簧筒分离式布局。
弹簧与减震器各自独立安装,这种设计能有效优化减震器的工作角度,使其在吸收路面颠簸时更加高效,从而在不牺牲太多成本的前提下,显著提升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这般细致入微的考量,无疑彰显了厂家在用户体验方面的用心。
然而,正如《红楼梦》中所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再精巧的设计,也难免有疏漏之处。
笔者手中的这台,行驶里程刚过万余公里的准新车,它的内外球笼罩,却已清晰可见锈迹斑斑。
球笼罩作为保护传动系统关键部件的柔性外壳,其内部填充有专用润滑脂,一旦出现锈蚀破损,便可能导致外部污染物侵入,加速内部机件磨损,进而引发异响或传动故障。
对于一辆行驶里程如此短的新车而言,此般锈蚀现象,无疑提示着在防腐工艺或材料选用上,或许仍有提升的空间。
这类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是消费者后期用车体验中,最容易感受到“不便”的环节。
厂家若能在这些细微之处再加把劲,无疑能让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此外,在动力电池舱的后方,我们发现了一片宽裕的预留空间。
这片留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某种战略布局。
一种可能性是,该车平台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了与燃油车平台的兼容性,此处曾是燃油箱的安放之处。
另一种更令人遐想的可能,则是厂家为未来产品线预留了伏笔,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埃安UT的插电混动版本将应运而生,而这片空间,便是为未来油箱所预留。
无论答案为何,这都表明该车平台具备着不俗的拓展潜力。
综合来看,广汽埃安UT的底盘表现,确实给笔者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我们本以为,在六万余元的预算框架下,底盘的用料和设计会相对保守。
谁曾想,它不仅在底盘平整化上下足了功夫,提供了全面的防护,更在核心结构上,大胆采用了通常只在高端车型上才能见到的全框式副车架。
这种硬核配置,无疑使其在同级别市场中独树一帜。
后悬架虽然是扭力梁,却也是经过优化、强度更高的热压成型结构,并兼顾了乘坐的舒适性。
这些亮点,并非浮于表面,而是实实在在提升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与驾乘品质。
当然,球笼罩的锈蚀问题,亦是需要厂家认真审视并加以改进之处。
毕竟,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追求,最终还是要落脚于长期的可靠与安心。
底盘已然如此出人意料,那么这辆埃安UT的内饰设计与用料,又将呈现怎样的风貌呢?
它能否继续延续这种“超预期”的表现,还是会在其他方面有所权衡?
下一期,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它的内饰面纱,深入探究这辆小车的内在世界,看看它是否能内外兼修,真正配得上这般扎实的底盘。
精彩探秘,即将继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