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35 - 70岁的朋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汽车圈又出了大动静!咱湖北的一家知名车企,那可是动作不断,居然要冲向港股市场啦!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又有着怎样的发展潜力呢?别急,咱们这就一探究竟。
岚图崛起:湖北造车新势力登场
2025年10月2号,有个大消息传来,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这可不是小事儿,要知道,这可是继8月公告上市计划、9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岚图冲刺港股的关键一步,意味着它赴港上市进入了实质阶段。
岚图汽车可是土生土长的湖北武汉“孩子”,它是东风汽车旗下的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从2021年8月首款车型岚图FREE开启交付,到2024年4月第十万辆整车驶下生产线,岚图汽车仅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到了2025年4月,累计生产的第20万辆车也下线了。从10万到20万量产车,岚图汽车仅用一年,这速度简直像坐了火箭一样,还成为国内首个总产量突破20万辆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这成绩,在汽车圈那可是相当耀眼,就像一颗突然升起的新星,让大家都对它刮目相看。
技术狂飙:专利与黑科技齐飞
岚图汽车自品牌成立以来,就一头扎进了技术创新的“深水区”。截至2025年7月31号,岚图汽车拥有1519项已颁发专利和4783项正在申请的专利,这些专利主要覆盖智能网联、新能源、组合辅助驾驶、车身安全等领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它可是专利增速最快的新能源车企,就像一个学霸,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探索,不断积累。
今年,岚图汽车更是放了个“大招”,发布了800V智能超混技术,这可是我国新能源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这项技术有多厉害呢?在中大型混动车上,它能实现360至410公里的纯电续航,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而且最快12分钟就能从20%电量充至80%,这超高充电效率,就像给汽车装了一个“超级快充宝”,有效解决了用户的续航和补能焦虑。想想以前,开新能源汽车出门,总是担心电量不够,找充电桩又麻烦,现在有了这项技术,这些问题都能大大缓解,出行变得轻松又安心。
智驾领先:“鲲鹏”展翅,合作共赢
在高阶智驾这条赛道上,岚图汽车也没闲着,自主研发的“鲲鹏智驾”系统,那可是相当厉害。它提供行泊一体的跨场景全栈式组合辅助驾驶技术,能让用户开得安心、优雅惬意,还能感受到暖心智能的驾驶体验。就好比有一个贴心的“小秘书”,在开车的时候帮你处理各种问题,让驾驶变得不再那么累。
而且,岚图汽车还在和华为在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领域开展深化合作。华为在科技领域的实力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岚图汽车和华为合作,就像两个高手强强联手,未来肯定能在自动驾驶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说不定以后,咱们开车都不用自己动手,汽车就能自动带咱们到达目的地,想想都觉得未来可期。
销量飘红:市场表现实力见证
从销售数据来看,岚图汽车的表现那也是相当亮眼。今年9月,岚图汽车交付量达15224辆,同比增长52%,连续七个月交付破万并实现“八连涨”。这就像一个运动员,在赛场上不断突破自己,一次又一次创造好成绩。
岚图正以持续攀升的市场表现,强化其央企新能源汽车领军地位。这说明消费者对岚图汽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大家都愿意为它的产品买单。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岚图汽车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重大重组:东风汽车战略大布局
其实,岚图汽车这次冲刺港股,和东风汽车的重大资产重组也有很大关系。8月22号,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启动重大资产重组,计划通过“介绍上市 + 私有化”的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具体来说,就是推动旗下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介绍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同时对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私有化。这次交易采用“股权分派 + 吸收合并”的组合模式,两大核心环节互为前提、同步推进。第一环节,东风集团股份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份类别向全体股东进行分派,随后岚图汽车将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第二环节,东风汽车在境内的全资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并主体”,向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东风汽车支付股权对价,向其他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实现对东风集团股份的100%控制。
通过这次交易,岚图汽车实现在港股介绍上市,这标志着东风汽车新能源业务迈入了“科技 - 产业 - 金融”良性循环的新阶段。岚图汽车独立上市后,将以更清晰的定位参与全球竞争,依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加速核心技术研发与海外事业布局,巩固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领先优势,加快成长为与国际高端品牌同台竞技的“新实力”。
不得不说,岚图汽车这次冲向港股,背后有着东风汽车的强大支持,自身又有着过硬的技术和不错的市场表现,未来的发展前景那可是一片光明。咱们就拭目以待,看看它能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掀起怎样的“风暴”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相关数据来源于极目新闻等权威媒体报道。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因信息获取的局限性及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文章内容可能存在偏差,读者应自行核实相关信息并谨慎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