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记得英菲尼迪,你应该是个超级汽车迷。这个曾经让无数人心动的日系豪华品牌,如今的处境却令人唏嘘。十几年前,英菲尼迪凭借着某综艺节目火了一把,曾被不少国人奉为“够面儿”的座驾。但如今呢?在大街上想看到它的影子都难!据数据显示,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滑到了谷底,有些车型的月销量竟然低至个位数。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把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品牌推到了这样的边缘?近日,英菲尼迪推出了新款QX50,试图改变它在市场上的命运。而这个计划会奏效吗?我们一起来看这场“续命式”的改款能不能点燃一丝曙光?
英菲尼迪的新款QX50亮点别说是淹没在车海了,连水花都少得可怜。你说它改了吧,确实有变化;你说它没改吧,大改找不到,小修看得很清楚。这就像去参加婚礼,套了一身旧西装,打了条稍微新一点的领带,然后告诉大家,“我变了!”但问题是,大众买账吗?
我们先看外观,英菲尼迪QX50延续了该品牌一成不变的设计风格:经典,但是老气横秋。经典四边形菱形网格,棱角分明的大灯,还有那个边镶银色金属饰条的大嘴前脸,严肃是够严肃了,但也死板得很。车尾嘛,老套路,银色镀铬饰条横穿尾灯,似乎想彰显精致感,但根本打动不了好这口的年轻消费者。可以说,这款车的设计不再出众,甚至放在汽车市场密集如潮的横流之中,也毫无亮点可言。
提到内饰,新才是关键点。可是,这种所谓的“优化”,就有点敷衍了。那令人感到年代久远的“双层小电视”中控屏终于被干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8英寸悬浮屏。但——请问,这块屏是从外星拿来的便宜货吗?UI界面简单到寡淡,操控体验也令人咋舌,根本没法和国内车企近年拼命优化智能化系统的车型相比。再来看看动力系统,还是老旧的2.0T发动机匹配万年经典CVT变速箱。这话听着是不是好像回到了十年前?
有些消费者可能会被英菲尼迪的品牌光环吸引,但我们不得不问:如今中国消费者真的还需要一个连自主改进都疲软的品牌吗?这似乎还不是英菲尼迪的终极问题,因为它的命运可能早已写在市场的冰冷的墙上。
但说英菲尼迪落得今天这步田地,或许也不能全然责怪它“技不如人”。国际汽车行业风起云涌,日系品牌自身面临的挑战也不少。我们不妨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剖析,仔细看看其中的缘由。
自2020年以来,全球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面对新能源技术的汹涌澎湃,许多传统燃油车都开始显得老旧。如果不及时跟进,没有喊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口号,那就注定被时代淘汰。看看隔壁的丰田和本田,早已推出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甚至还大力发展氢燃料汽车。而英菲尼迪呢?它还是在传统燃油车的路线上原地踏步,仿佛对新能源的浪潮无动于衷。
再看看国内市场的变化。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崛起的速度比高速公路上的超车还快。无论是长城打造的魏牌,还是吉利推出的星越,甚至是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的新能源车,全都有设计创新、科技感爆棚,在市场上吸粉无数。在这样的环境下,英菲尼迪的老气横秋又没抢到“智能”这个未来赛道,怎能不被夹击呢?
普通消费者又怎么看呢?一位在广州工作的李先生提到,“英菲尼迪?长啥样?我想了半天,好像以前有过吧,但真的不会考虑,现在太多选择了,连国产车都比它香。”这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曾经的豪华光环再也遮不住产品力的老旧。
正当有人以为英菲尼迪的新款QX50的发布可能是品牌重生的开始,一些车评人却给出了泼冷水的声音:“别抱什么幻想,它就不可能是市场上的主流。”最大的争议点在于,每次英菲尼迪新车发布都像没有尽全力做“期末复习”,草草整一些边边角角的变化,消费者到底为何要选它?
让我们回头再评估一下英菲尼迪目前的策略:它主打的是性价比高的豪华进口车,但竞争对手并不是吃素的,宝马、奥迪为了深耕中国市场早已推出了本地化生产的车型,不但价格直线下调,产品还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而英菲尼迪的内饰屏幕升级、冲马拉松式的老燃油动力,怎么看都是缺乏诚意。
就连它曾经被消费者寄予厚望的品质口碑,现在也不再是加分项了。一些老车主吐槽:“发动机是好,但用起来不见得省心。售后没有服务,维修还贵得离谱,搞什么豪华?”这些声音带着强烈的失望。
令人担忧的是,即使这次新款QX50做了小小调整,主打年轻消费者,但整个品牌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在豪华车这块蛋糕中,连亚军都争不进,已变得边缘化,变革似乎只是黔驴技穷的最后挣扎。
稍微回顾一下,不得不感叹,英菲尼迪错过的时间窗口,实在是个天大的遗憾!
就在整个行业拼抢新能源市场的时候,英菲尼迪宣布放弃国产,转而回归进口路线。这动作,当时引起了一阵轰动。很多人以为这是一次能捞金、能拉高品牌身价的神操作,但结果呢?进口车售价高、消费者接受度低,再加上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市场步伐,英菲尼迪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的市场份额越做越小。
更残酷的是,国际局势也不配合。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关系日益复杂。英菲尼迪作为日系豪华品牌,难免受到夹攻。从西方高端品牌到东边中国品牌,它都要拼命抢救自己在市场上的位置。甚至有人猜测,它的退出中国市场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因为种种迹象表明,留在这里对它来说可能早就没有利润可言了。
就在大家以为英菲尼迪即将迎来最后一声喘息时,官方放出了新款QX50的官图,可谓是一次惊天反转。它试图通过一款“廉价升级”的改版,卷土重来。但这样的努力,真的会有作用么?现在的消费者可是很挑剔的,预算几十万的人谁不想买个性价比远高于你的车型呢?英菲尼迪还有多少招能压住群雄?
即使这次改款看似揭示了英菲尼迪的反击方向,但实际上暗流涌动的危机还远没有解决。从目前的市场来它面临的困难竟比过去更加严峻,尤其是主流豪华车品牌的夹击和本土自主车企的崛起,让它腹背受敌。
今年以来,中国高端新能源车的频频亮相,蔚来、理想等品牌动辄70万元高端车型的发布,已经稳稳地吸引了大批购车人群。这些车不仅在设计上远胜竞争对手,智能的内饰科技也让人眼前一亮。而英菲尼迪拿什么去比?一部还停留在燃油车传统设计,连悬浮屏都装得犹犹豫豫的它,真的能打动消费者么?
还有更致命的问题。英菲尼迪品牌的营销力度,近几年也在不断减弱。大街小巷都在狂打广告的几年过去了,公司似乎完全失去了与中国年轻人沟通的方式。别说成为潮流标杆,现在连知名度都在持续跌落。再加之国内的日系车声誉近年来受到部分消费者的不满,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无疑加剧了英菲尼迪的困境。
如今,从日系回到国产再到如今的进口路线,英菲尼迪看似调整策略,但这份调整注定难以让它走得远。可以说,它的市场选择在一个接一个的障碍中逐渐阻碍了任何转机,也让它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也许有人会为英菲尼迪喊冤,说它只是运气不好,比如疫情全球大爆发、汽车行业大变革导致了这个品牌的衰落。再它并非完全没有尝试变革,只是步伐慢了一点。可是,这些理由都能成为拒绝反思的借口吗?
新款QX50的上市没能让英菲尼迪脱胎换骨,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曾经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老兵,却在关键时刻选择带着一身老装备回来了。消费者会关注那些充满未来感、智能化的品牌,而不是情感羁绊,自然也就不会选择这个已经暮气沉沉的名字。
如果英菲尼迪还不主动求变,照这种形势下去,它在中国还能挺多久?你买车会选择一个“续命式”的品牌吗,还是会毫不犹豫投向那些“邻居们”的怀抱? 这个曾经的日系豪华车王者,是否还有最后一线生机?
全部评论 (0)